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0后迟早要挑大梁,王蒙先生值得钦佩                       杨紫茳

(2007-09-27 01:05:16)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明星动态

 

    郭敬明进作协,本身听起来就有点稀奇。又加上大作家王蒙推荐,更让人想不到。争议的说法很多,大多数是对于郭的资格问题,这些自然来源于不喜欢他的人,觉得他写的不够好,或说有过抄袭行为,不应该进作协。郭进不进作协我倒是不感兴趣了,因为本来我也不怎么看他的书。但我觉得这件事情上王蒙先生值得尊敬。

 

   对于一个作家的喜好或者说他写的“好”与“不好”,都是一个很难衡量的事情。刚读书的时候我脑子里往往把作家分为“好作家”和”差作家”,课本上经常出现的肯定是好作家,我们都应该喜欢的.可是当时我们语文老师就喜欢鲁迅,不喜欢臧克家和李健吾,所以讲鲁迅的课文就是津津有味.当时不理解,现在想想也正常.谁都有个口味问题,我当年的语文老师如果也上戏剧学院可能她就更喜欢李健吾一点.现在的我不喜欢吃川菜,但能就说川菜不好吃,不够资格成为名菜么?也不能.郭……唉,说实话看过的也少,但真不喜欢,可是客观说他也写了不少东西,影响力也不小.进作协应该够资格了.而且我也看过不少早就进了作协的人,写的还不如他.

 

   王蒙先生是我很欣赏的作家,记得第一次读他的书还是中学,那时就感觉他的文字功底深厚而且生动有趣,特别吸引人.要是想想王蒙,那郭真不应该进作协.但王是70多岁的著名大作家,郭是20来岁的新秀,进作协的标准要是都跟王蒙比,那全国的作协有一个ktv中房就能开个会了. 对于这个事情,我想,王先生在文坛的地位自不必说.没有必要靠郭敬明赚点人气之类.能够解释的,只能说王先生对于中国的文学还想尽自己一份力量,对于年轻人还想起一个”传帮带”的作用.我们大可不把郭看成一个个体,而看成是一个”80后”作家的代表,那这件事情就不应该有争议.中国文学要发展,要未来,80后迟早要上台面,要挑大梁!

 

   其实现在社会中对于”80后”有不信任,觉得是”垮掉的一代”之类.其实并非如此.历史的经验可以证明,不存在哪一代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不管是二战后的那些美国人还是我国的”70后”,当时都被认为是没出席.不健康的,但后来还不都是在各自国家中挑了大梁,推动了社会进步?!

 

   同样道理放在文学界也是一样,中国文学要进步就要有变革,而这个变革更有可能来自于年轻新一代的推动.有些循规蹈矩的保守派害怕这个变革,害怕付出代价,对于年轻人没有”传帮带”的姿态.而老一代的王蒙先生敢于开这个头,就是给中国文坛一个不可估量的贡献.

 

   对于郭敬明,我觉得他进作协,是给了全国的年轻人一个信号,一个信心.”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启好.如果事实证明他个人水平确实不行,全国的读者自然会淘汰他,而不用我们为作协担心.

 

 

 

 

 

 

                                                    杨紫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