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从出家到病逝,接连引起了两次轰动。第一次主要以“佛门”“亿万家财”“离奇”为主题,第二次是“泪别”“追忆”为主题。其实整个事件由于陈的病逝已经有了谜底。概括一下就是演员、著名广告人,身患重病后入佛门静养,后病逝。
本身一个不错的演员逝世,的确是值得惋惜的。我们的态度也更应该把它看成一个生老病死的正常事件。陈晓旭这么多年不演戏了,很少人觉得失去了什么;她在商业上取得成就的时候,也没听说任何消息。但是一说要出家了,一说要死了,大家眼球都转过来了。当然娱乐圈是这样的,总得有的说。看看新闻总觉得挺黑色幽默的就是演员的死亡总在“娱乐”主题里,很悲哀,生死都得以娱乐大家为己任。
“出家”毕竟还是有一些离奇成分,被蒙上“悬疑”的色彩可以理解。但到了现在,
“弃千万家财投身佛门”这种说法已经不攻自破,分明只是人家一种疗养的行为。现在人已经去世了,剩下的应该就是留给她的亲属和生前好友去诚心的悼念。但是让我觉得很看不过去的是一种不真诚,什么人都出来凑热闹的那种不真诚,好像把她的死当成一个展现自己的舞台。当然,毕竟这是娱乐界,需要凑热闹,我也蛮喜欢有点技术含量的凑热闹。对于认识不认识就出来“悼念”的行为,我认为很直白,没技术含量,最可恶的是假惺惺。
最虔诚的祷告是在赌场里的。对于没有切身利益或深厚感情的逝者的悼念,基本就是假惺惺。很多提到悼念的看年龄估计未必看过《红楼梦》的戏,甚至陈晓旭死前都不知道她是谁。即使看过她的戏也应该不至于到“泪别”的程度。我看到红楼梦选秀几个选手也凑热闹,把陈的照片在笔记本电脑上当桌面,上面放朵花。有个女选手最离谱,拍照时拿块手绢模仿林黛玉的风格在抹眼泪!我怎么也想不出她有任何一个理由为陈晓旭哭成这样,也许陈的死不如这张照片对她的宣传更重要。我想如果我是评委我应该因为此照片淘汰这个选手,人品问题先不说,至少在表演上典型的外在表现大于内心体验,很违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教诲。
我对于陈晓旭的印象也仅是很多年前看过电视剧《红楼梦》。觉得她的确很适合,演得也很好。逝世的确值得惋惜,但更值得惋惜的是通过她的去世,看到“假惺惺”这种东西很盛行。
杨紫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