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觉得不久前写了篇荔枝的文章,一转眼荔枝又红了,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喜欢吃荔枝,冒着额头上长豆,舌头上长泡的危险,甜嫩细滑,汁丰肉美的的诱惑是无法抵抗的。
每每吃荔枝,都会想起古人,今天也掉一下书包,东坡的豪放我是喜欢的,其许多诗词印象已经模糊了,不知为何却偏偏记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几句。。。看来实在是喜欢荔枝的原因。三百颗?就算再美味,一次吃三十颗都会腻倒。。当然,人家是用得夸张手法,我们也别太较真了。。
说到荔枝,必然会想到杨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明皇为了饱杨妃的口福,被诗人杜牧揭了密,因此被人骂了上千年。。。其实,这唐明皇也挺屈的,用今天的话来说,不过是稍微利用了一下职权,也不过就是几筐荔枝,就成了昏君败国的又一铁证。
杨妃吃荔枝还是要归罪于高力士,是他竭力向杨妃推荐这个家乡美味的。后来进贡给皇家的这种荔枝,就被称为妃子笑,这样的荔枝味甜汁多,核小肉多,和其他荔枝不同的是,这妃子笑是在三到五成熟的时候味道最美,难怪唐明皇要这样折腾了,换到今日,这叫美食家,有品。
话说回来,如果唐明皇不是皇上,只是一个富贾名商,此举怕就是一风流绝唱,百世流芳,真的,一碗水没办法端平的,对于君王,人们的期望自然是高的,因为,他拥有的太多,要为他的权力和地位付出代价。。杨妃,集万千的宠爱于一身,倾了国,自然是最不可赦----多可悲,又是愚忠的一个借口,明明是君王的昏庸,该上吊自尽的是唐明皇,却偏偏拉出一个女人做替罪羊,谁错了?军队百姓的错,集体都瞎了眼,认定一个王朝断送在了这个丰腴的躯体之上,这个朝代要走向灭亡也是自然的了。。。
所以啊,不管古代女子有什么样的恩宠,多么显赫的地位,还是作今天的女人好。这不,哪怕是万里之遥,我们一介村妇,照样可以吃上岭南荔枝,三百颗,五百颗,随你。。不但不祸国殃民,还刺激经济,拉动外需,助国兴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