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妹花了80元人民币给我寄来一本国内的食品杂志,上面有很多很新颖的菜谱。老妹说,最重要的是,里面有如何积东北酸菜的做法,真是,白菜盘成了海鲜价。
小的时候家里年年都要积酸菜,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大人忙前忙后,爸妈一筐筐地买回大白菜来,我帮着洗,帮着凉。家里有两个巨大的泡菜缸子,不是坛子,满满地装着积好的大白菜,上面压着一块巨大的鹅卵石,还有,白萝卜,鬼子姜,鬼子姜有股奇怪的味道,一辈子都没学会吃它。
其实四川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积白菜本身没有太大的必要,不过,已经成了北方人根深蒂固的传统,酸菜一定是要积的。那时候好吃的东西少,酸菜也算是给大家换换口味。买回来几毛钱一斤的大棒子骨头,一直将汤头煮得发白,满房间都是一股子骨头汤的香味,然后把切好的酸白菜放入锅内,还有冻豆腐,还有宽宽的红苕粉。小的们早就等不及了,一大锅酸菜汤端上桌子,一人一碗,和着韭菜花酱,芥末酱,北京红色豆腐乳,浓浓的汤头,酸酸的白菜丝,滑滑的粉条子,润心润肺,小孩子黄黄的小脸蛋上一下子多了一抹红晕,肚子暖了,心就暖了,空气也就变暖了。
哥哥有个同学徐健是我家最受欢迎的常客,在我家第一次吃到酸菜汤,等到大家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直问你们吃好了吗?我可以打扫战场了吗?把锅端到自己面前打扫得一干二净,全家被他逗得笑起来。前年五月份回国的时候,老妈还给我留了两颗酸白菜,用肉排炖了满满一大锅,小外甥女月儿毫不含糊地让妈妈盛上满满一大碗,转头管爸爸要红色豆腐乳,我大笑,真是我家的好姑娘,家庭传统有了可靠的接班人了。
说来也巧,前两天去皇后区的中国城,在一家超市里买东西,突然间,一袋袋旧黄旧黄的食物吸引了我的视线,拿起来一看,我的妈呀,酸菜!!!!这真是想什么有什么。我连忙拿了一袋。看看包装,就知道是在这里做的,看来是这里的北方移民们别出心裁将这个酸白菜悄悄地推进了市场。
今天中午,我炖了一锅浓浓的骨头汤,然后将白菜切得细细地,没有冻豆腐,我就用豆腐干代替,再加一把宽粉条子,炖了一大锅。我捧着大号汤碗,就着红色豆腐乳,虽然没人和我抢,我依然狼吞虎咽地送下一大碗,那个叫美啊。
下次再请我的美国女友们吃饭,我也煮一锅酸排骨汤菜汤,一边给她们讲着我们的光荣传统,一边让她们酸白菜,粉条子,大排骨可劲地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