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时代两地分居之一  ---"相公送妻子远走他乡”

(2006-11-19 10:38:00)
分类: 生活在北美
          我们父母那一代,为了国家的需要两地分居的真不少,那时候一个户口把人栓的死死的,一句党的需要,活生生地把人的感情需要一笔勾销,明明相爱的两个人,海角天涯遥遥相望,交通又不发达,电讯又不完善,人家牛郎织女还能一年一见呢,可是党的好孩子们三年五载见不了一面是很正常的。
        八十年代后,党的政策灵活了,这样的分局现象是开始减少了,但是,从九十年代起,这种分居在某一个圈子里开始悄悄地出现.这回,实在和党没有什么关系,完全是个人的选择,最离奇的是很多人把这个看成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件事,大有推波助澜之势.这个圈子就是我们这些出国的人群中,这样的故事可以说是讲也讲不完。大家泡杯茶,且让我挑几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一一说给大家听。
 
       小陈在国家机关当处长,年轻有为,太太小齐,在国内的一家公司负责经营,有口皆碑的才华横溢,虽说不是大富大贵,小日子也还是蛮过得去的。小陈一心从政,为官清廉,但是也难免羡慕别人做生意的出手阔绰。看见昔日的朋友从国外衣锦还乡,便动了念头,劝说太太小齐奔赴美利坚。其实小齐从来就没有这个打算,可是经不住老公描绘的蓝图的诱惑,比如毕业后步入一家美国大公司,然后回中国任职,拿着十数万美金在中国消费,买车马房,一官一商,多么潇洒等等。连小陈的家人也坚决支持,为家庭利益着想,为了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聪明的小齐开始猛攻英语,很快很顺利地通过各项考试,踏上了赴美攻读学位的征程。
       小齐来到美国最初的时候是非常的艰辛,生活拮据,思念家乡,寂寞孤独,心里难免埋怨自己的老公让自己一个女子孤零零独闯天下。但是过了几年,小齐不仅大开眼界,而且非常的适应环境,如鱼得水,呆的时间越长,越无回乡之念。小陈来美两次探亲,长期在国内养尊处优的他完全无法适应也不愿适应美国,绝对是不愿意留在这里。最让他震惊的是,经过岁月磨练的小齐变得独立果敢,冷静决断,已不再是个言听计从的小女人,自己完全是画面中的一个多余人,格格不入,无所适从,却俨然机关领导作派,一付你该伺候我的姿态,两人是一付拔剑弩张之状。果不其然,小齐痛下决心,一纸休书寄回大陆终结了两人六七年的感情。小陈无论如何不肯放弃,试图力挽狂澜,力求妻子回国,甚至愿意放弃自己的官位到美国与妻子团聚,也委托朋友从中周全。
      
        小齐对朋友冷静地分析道,如果他真的那样爱我,就不会把我一个人推到国外去,历尽艰辛。如果他爱我,他当初就该趁年轻和我一同共闯天下,共同进退,而不是想着坐享其成。他不肯放弃,一是因为面子,怕人家说他的太太不要他了,二是不肯放弃自己的前程,却要我再次抛却自己数年的艰苦奋斗又一切从零开始,何等的自私。如今他说是肯出来,年纪已经大了,身无所长,英文又不通,即便我愿意养着他,他失去往日呼风唤雨的风光,心里如何能够平衡?日子一长,我里里外外不是人。况且,这些年我们不在一起,各自成长,昔日的默契早已荡然无存,我们的世界里除了父母家人早已没有了共同话题,说句实话,我看着今天的他我实在不知道当初我们如何能走到一起?
       
        自然,两人最后终于还是分手了。小齐依旧过着快乐独立的单身生活,偶尔也会提起过去,总会笑着说,这段经历让她看清了自己,真正了解了婚姻和爱情,如果再结婚,一定要寻觅一个肯和她共赴风雨,同看彩虹的人,在异国他乡的领土上共同扶持,共同鼓励,相知而相依,才是婚姻和爱情的真正含义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