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IT人员流动快,裁员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当前经济不景气时期,在行业发展不确定时期,因为企业的利润与运行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导致IT企业裁员更为频率。背后的原因很多,细细分析,高层扩张无度,对团队运营思路模糊,往往导致底层员工一裁再裁的悲剧发生。最典型的莫过于急剧扩张后的大量裁员。
比如,猫扑团队曾经800人,第二年据说裁员到100人;这个数据是否准确不清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团队缩水严重。要问责任,所有员工的问题,背后多少都有指挥不当的情况存在。这与高层头脑发热拍脑袋做决策密不可分。当然也不否认拿了投资人的钱,需要赶紧花出去,以便财务报表上有数据说话。
再比如,团购疯狂时期高朋网大量招收应届毕业生,据称不少是名校背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由于团队本身的业务利润空间过于狭窄与人员成本严重不匹配,又不得不大幅度裁员,而裁员前的铺垫工作显然没做到位,导致网络中公司负面新闻不断。这是最典型的高层在运营扩张思路中的混乱所带来的团队发展阵痛。可惜了许多无辜的员工,不得不痛哭流涕离职,成了高层头脑发热的牺牲品。其实,最应该裁掉的,恐怕是那个画出组织架构图并说服大老板要多招人的高管才对。
再比如一号店,也在大量招人。看他们的招人规模,部门设置,产品线大量细分,是不是有些过了呢?招人,一方面说明这家公司发展快,急需依据产品细化程度补充人员进行纵深化运作。但要清楚一个常识,并非所有产品的利润足以维持运营成本,因此,在未来极可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利润丰厚的产品线会活得很好;而利润低下的产品线会活得比较惨淡。甚至有可能撤掉部门,成为丰厚产品线的附庸。那么部分人员调岗,部分人员合并到其它部门,情理之中的事情。谁会被裁掉呢?可有可无的部门管理人员。或者是产品地位不那么重要的项目负责人。
再来看人员的岗位设置,虽然做到了极致细分。但线上运营与线下销售的不同在于,并非所有的产品都需要配备独立运营人员。有些产品可能并非重点运营产品,或者用户反复购买频率不高,或者利润空间不够丰厚,或者需要搭配其它商品来售卖。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产品都是重点运营产品,只需要运营团队集中式投放就可以了。特别是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这个倒是可以参考一号店的零售数据。
第三,团队急剧扩张后存在的更大问题是,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员工,一是任务的分配情况,中间肯定存在死角。二是每一位员工每天的工作量是否饱和的问题。从目前人员的岗位设置情况来看,显然有冗余存在。如果员工再是全部出于名校,到后期考虑个人的升职空间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也会流失部分员工。
依据笔者过往的观察推断,走向裁员是早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