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在一个会上,有人问CEO:你把贵公司管理得如此之好,经验是什么?这个CEO什么也没说,只是走到一块黑板前,用粉笔画了一个类似英文字母“C”的圆圈。
然后问各人:它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回答五花八门。以下是他们答案的总结。
1
2
3
4
5
6
7
8
但是,如果用在IT企业不合适。IT公司要做大做强,在管理上就一定要用数字说话。中国很多管理就是没有量化标准,这种管理在公司规模较大的情况下,会出现许多问题。
我的看法是这样的。以上的管理都是为了管理而做出的,不能说它错,但有一个不足,员工接受的是被动式的管理。
1
2
3
管理者更多的心思应该花在这样的地方:调动底下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让员工们在工作中多做一点,遇事多走一步。每个员工多走一步,每个中层干部多考虑一步,公司在战略上比竞争对手多考虑一步,公司整体就可以往前多走一步。
换句话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管理人员尚未看到,有员工想到了,便考虑建立一个制度并形成正式文档报告给上级;企业在处理客户意见时遇到了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几个部门的员工联合解决了,最后大家据此制定了一个新的流程出来,以后遇到类似情况照新流程处理。企业没有看到的死角,员工看到了并想方设法解决掉它。
当企业的员工变得主动起来,还有什么问题不好解决的?连你想不到的问题员工都替你消灭在萌芽状态了。管理者岂不是更轻松?
李嘉诚接受采访时曾经说过一句话,有时候就是比别人多努力一点,多进步一点而已,日积月累,差距就出来了。
不要小看这一点点,这一点点的差距若干年后可能就是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巨大差别。
只能当你心中看到这是一个圆时,你才会努力去弥补上那缺少的一点点。
企业缺少的那一点点要由每个员工一点一点补上去,这些补上去的东西为我们的客户所认同,当我们比竞争对手多走一步的时候,企业的圈就慢慢画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