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清楚了么?上面的标题中哪个字是错别字?是“责”字,正确的写法应当是“则”。
那天下午,此文作者,通过网络告诉我,他的文章挂上新浪了,于是我上去浏览,第一眼就发现了错误。通过锐博客群,我反映给了乘风。他告诉我,此事新浪编辑知道了。我以为他们会改,就没再上心。今晚上网,我又特意进去瞧了瞧,,错误居然还没改,在那显眼地挂着。
按照新浪博文挂出惯例,头一周星期四挂上的文章一直要持续到第二周星期一上午,才有换下的可能,有的时间更长。也就是说,这个错别字至少要有四天半的时间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一
我没做过文字编辑,但我知道,一篇文章进入读者视野,至少有两个编辑要为它负责:一个是审理稿件的编辑,另一个是版面编辑。新浪的编辑们应该好好检讨一下自己的工作。这个错误看似很小,其实损害了新浪的形象。
新浪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门户网,出现这种低级错误本不应该,而相关人员又没有在发现错误的第一时间纠正过来,让人失望!我可以毫不客气地批评,一是有关编辑工作责任心不强,平日一贯粗枝大叶;二是工作效率太过低下,三是纠错渠道不够畅通,我知道新浪犯错了,却不知道该告诉何人。
犯小错有时候不可避免,但知道了问题的存在却不及时采取挽救行动,这个工作态度得好好端正一下了。
古人讲一叶知秋。如果这只是个别编辑的行为,我为新浪庆幸;如果普遍存在,我替新浪担忧。其实这个错误完全可以避免,如果新浪的人眼睛再勤快一些,在发稿前多检查几遍,相信应该是可以避免的。
这让我想起春节时盛大收购新浪股权的事情。当时非常惊诧,如此知名的企业,为什么对公司命运有重大影响的股权方面竟无人值守?让外面的虎狼轻易就可进入。(当然新浪后来进行了应对,但显得较被动。)现在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
往往越是企业做大,躺在企业身上的员工就开始一天天变懒。思想变懒,行动也变懒。员工认为一切都有制度在那儿做保证,自己只需要按部就班做好份内事情就行了。这是一种极其错误的认识,也是缺乏危机意识的表现。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尚且说,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相比之下,我们的新浪还没有做到微软的地位,是不是更应该好好警醒?时刻保持警惕之心,这是大企业应当具备的能力。
一个真正强大的企业强在哪里?看看瑞士手表业,其中有一条就是追求细节上的精益求精,哪怕是对手表里一颗小螺丝钉也不放过。不注重细节上的管理,早晚必定毁掉企业。当年巴林银行的倒闭不就是因为一个被人忽略的88888帐户吗?古人讲:千里长堤,溃于蚁穴。道理都是一样的。
一个错别字的错误对于新浪来讲可能就是一个细得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细节。
三
A 对此事要小题大做,从上到下树立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B 建议:编辑用五笔打字。我一向反对用拼音输入法,因为在一大排形状相近的字中去选取一个,由于汉字本身的特征,出错的概率非常大。特别是对于做文字编辑的人来讲,用五笔的优越性远远超过拼音。它不会使你不写错字,但可以避免你少写错字。
C 建立一个制度,专门负责处理类似错别字这样的小错误,以确保有了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D 人事部在招聘时严格把关。对于工作中不负责任,粗心大意,有懒散作风的人就不要招进企业了。这是对你所在的企业负责。
E
(另:7月3日上午,新浪编辑冷山雪在获知此事后立刻通知同事熹熹将错误改正过来了.替新浪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