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黄鸣
黄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313
  • 关注人气:9,8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生气·“转化”非“是”·决策和众议——舌战群博5

(2006-09-11 10:42:30)
分类: 答博友问 网上互动 焦点讨论

宗山 在《好老板目中无人!》 发表:2006-09-08 09:42:43   才发觉阿鸣是十足的书生意气,呵呵。我在03年春天进入现在的行业,当时也就"一颗红心两只手",经常有人向我提到业内如何如何,某地又新投几千万.哪里又如何如何的,我嘛也是做到了"目中无人",或者讲是做了鸵鸟.我以为,创业期的竞争就像百米跑,你都没理由没时间去管对手如何,要的是心无旁骛全力拼自已的事,这最重要.结果三年下来我们在业内领先了.但是现在,我不敢目中无人了,我开始关注每一个同行,我会跟他们定期交流,我们做竞争对手但必须还要合作,,这种合作还真不少,而且受益匪浅.我问阿鸣,如果你一如以往"目中无人"的话,皇明的明天还能不能辉煌?

黄鸣回复:书生意气?没听说“书生”胸中十万兵吗?年轻人,真像你想象中的书生意气,产业能有今天吗?更不能有明天!看过金庸的小说吗?大凡武林中人到了一定的境界,他心中所面对的绝不是对面要致他于死地的对手,而是如何超越自己,战胜自己。至于“目中的同行”应该怎样对待?请看我下月博客文章,2003-2005行业峰会我的三个主题演讲。

 

[匿名] hhyy3115 在《大学生从畜生到人的社会洗礼》 发表:2006-09-08 09:39:24我赞同人要吃苦才能做事业;基本不赞同人是畜生的说法;我觉得黄总和员工的沟通不够,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我还觉得企业没有员工认可的价值观。黄总是个有思想的人,一定会不断的自省,祝愿企业和员工都能成功。

黄鸣回复:我们(包括我!!)由“畜生”转化为人不能被演绎为我们是“畜生”,这是对善意沟通、育人的误解。最终人人都会从“畜生”转化为人,并不意味着人是“畜生”。我们现在是什么不重要,要注重的是过程和最终的目标。

 

对这篇文章持赞同的人(占60%),据我观察或是大学毕生两年以上,经过历炼和转化,或者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这就说明了反对者有了太强的当前角色意识,替他们想一想也不难理解,一是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些;二是目前就业压力这么大,心中的困惑彷徨甚至愤闷无处发泄;三是的确对自己面对社会挑战,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化没有信心。所以请各位将毕业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千万理解作为一个可以当你们父亲的过来人对你们的同情、担忧和尽力想做点什么的心情,如果在那句话那个字眼上伤害了你们脆弱感情的话,绝不是故意,就像我对我的朋友说我们俩是“狐群狗党”、“狐朋狗友”、“狼狈为奸”一样,决无说自己的朋友是狼是狗的意思一样。

 

[匿名] OK 在《老板错也是对的》 发表:2006-09-08 14:36:29此老总大谈思想、哲学,其公司看来是前途暗淡了,大家拭目以待吧!!!!!

黄鸣回复:纠正一下,我现在已经不是“老总”了,真正从事我的“正业”——当董事长了。我已经完成了走向现代制度的关键一步——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把经营大权交给既忠诚可靠又有创新思维、经营水平又高于我的新的管理团队了。当一个企业老板真正能静下心来,不被日常琐事纠缠,思考甚至“大谈”思想哲学,恰恰说明这个公司不是“前途暗淡”了,而是开始走向永续经营的大道了。至于前途怎么样?请您千万要“拭目以待”。

 

彼岸安妮 在《老板错也是对的》 发表:2006-09-08 09:28:38

但是你所说的是偶然的情况,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做着修改错误的心理准备。

黄鸣回复:不是偶然。稍微正规一点的企业决策都是经过周密调研、仔细分析和认真论证的,要出错也不会是全部,只要把偏颇的部分纠正过来或者坚持等待“革命高潮”的到来即可,不至于全盘否定重来。

注意:原文说的“错”指的是决策错误,巨大的资金及其他资源一旦投入,要全盘翻盘,改正是很难的,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或者将错就错向正确方向调整,或者“暂时冬眠”休养生息等机会复苏后再“卷土重来”。

 

孤独踏雪人在《老板错也是对的》 发表:2006-09-08 08:55:09只是感觉所有的事,并非绝对。认为老板错的人也非是不动脑子的人,能给老板提出意见的员工是一个关心公司,热爱工作的员工。虽有时误解老板意图,但时刻关注老板的管理策略是难得的精神,会让老板时刻慎重计划。小小孩子一个,不会说话!

黄鸣回复:众多的意见和建议对决策层的决策和调整方案不是件坏事,但也未必有提建议者认为的那么多的益处。

 

原因是:其一,下层站位和眼界及所掌握的信息是有限的;其二,下层过分关心自己“份外”的事,容易影响其原本应该投入更多精力的份内的事;其三,下属往往过分关注“术”和细节,过分放大劣势的问题。如果决策者在大方向上认识不清,在全力集中优势兵力在某个方向上打歼灭战时,过多的下属对决策的怀疑和议论将会干扰战略方向,这会造成严重后果。

尤其是下属在意见不被采纳后,不少人会有不小的情绪,甚至牢骚怪话传染团队,所以更多的名牌企业虽然重视员工对问题的上诉,但不鼓励局外人式的指手划脚,更鼓励员工不仅发现问题而且自己和团队一起参与改善和创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