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不为人知的天坑大省》文章出自:中国国家地理2020年第04期作者:税晓洁
标签:
旅游税晓洁真实探索天坑 |
分类: 关于我的书 |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与重庆市奉节县交界处,一个巨大的天坑隐匿在大山深处。行政区划上以山脊为界分隔了重庆东部与湖北西部,但从喀斯特地貌的角度来看,两者其实是一脉相承的。这个天坑体量极其巨大,生活在附近的村民们一直称其为“崖”。只有通过无人机从空中航拍,你才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四围闭合、崖壁陡直的大凹坑,即符合天坑的科学定义。通过实地测量,这个椭圆形大天坑的最大直径超过了1000米。
这里属于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将军山村三组,从一条刚修通的柏油马路拐上砂石路,路尽头有几户人家,淅淅沥沥的雨伴着浓雾笼罩在一片嫩绿的茶园上。按照我在谷歌地球上的预判,这里应该有一个天坑,可它到底在哪儿呢?我茫然四顾,瞥见一间小屋里走出一位老大娘,立刻上前打听:“您知道这里哪有天坑吗?天坑就是……”我的话还没说完,老大娘就肯定地说:“有啊,一个很深的天坑啊。你走到茶园边上去看就能看到嘛。”我穿过灌木丛走向茶园边缘,很快裤脚全湿,却无暇分心,突然,我发现脚下几步之外变成了断崖,对面灰白色峭壁呈现出合围之态——原来,我就站在天坑边上,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我遥控着防水无人机起飞,渐渐升高的无人机证实了我的猜测,这里确实存在一个天坑!直径大约为100多米,形态是很标准的椭圆形。没想到又过了一个年头,在距江汉平原直线距离仅约25公里处,我竟然又找到一个天坑。
由此往西,2018—2019年间,我在湖北西部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宜昌市、襄阳市,拍到了数十个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天坑,可谓眼花缭乱。湖北天坑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估,并且天坑发育各个阶段的形态在这里都能找到。
理论上讲,有可溶性岩出露地表的地方就可能发育喀斯特地貌,并有天坑分布。我国最早被关注并研究的天坑是四川兴文的大、小岩湾,重庆奉节小寨天坑、武隆箐口漩坑和广西乐业大石围,当天坑这一概念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更多的天坑。广西天坑数量在2019年底已被刷新至数百个,贵州、陕西已发现天坑几十个,云南、重庆已发现天坑十几个,四川已发现天坑2个。
老百姓眼中的“天坑”与专家眼中的“天坑”
离开宜都市后我继续探察宜昌西南各县,除了拍摄千丈坑、响水洞天坑等已知的天坑外,还通过实地考察拍摄验证了自己在谷歌地球上预设的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天坑。在对湖北天坑进行考察的过程中,我发现:在这个手机导航的时代,在鄂西随便一搜地图,就能冒出很多“天坑”来,而且当地老乡似乎也对天坑司空见惯,会兴致勃勃地给我指路,指点我该去哪里拍天坑。
来源:http://www.dili360.com/cng/article/p5e970d24e4da777.ht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