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雅鲁藏布大峡谷徒步路线 (排龙——甘代——墨脱)

(2006-10-31 02:49:00)
标签:

杂谈

 

http://img93.pp.sohu.com/images/blog/2006/10/31/2/12/10f2ea1527b.jpg(排龙——甘代——墨脱)" TITLE="雅鲁藏布大峡谷徒步路线 (排龙——甘代——墨脱)" />

雅鲁藏布大峡谷徒步路线 (排龙——甘代——墨脱)

 

排龙——玉梅——门中——营地——瀑布——门中——扎曲——巴玉——错代营地——藏布巴东瀑布——巴玉——各布拉山——鲁古——甘代

      这条线路最大的妙处,是能看到几处雅鲁藏布江主河床上大瀑布。

具体行程:

 

第一天,   排龙——玉梅——门中

在整个大峡谷的徒步行程中,这是相对好走的一段,当地人一般只需一天。我们曾经在一种极端状态,从早上八点走到下午四点也就到了。一直有羊肠小道,是峡谷里面的人们进出川藏公路的主要交通线。基本就是顺帕隆藏布江而下,沿途要经过七、八座吊桥。当然,对于初次进入大峡谷的外来者而言,真走起来,也还是很困难,不赶时间的话,安排两天较好。难度主要在于沿途多滑坡、塌方,这就需要高度集中精神,注意安全。其实,在以后的行程中,滑坡、塌方将伴随整个行程。这是雅鲁藏布江特殊的地貌决定的,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

走到快到扎曲的时候,有个岔路,直走上山是扎曲,过吊桥向右,是门中村。打算看绒扎瀑布的话,就过吊桥,不远就是门中。

第二天  门中——水边(坡间)营地   

门中没有几户人家,很美的一个小村庄,晨起,天上云彩橙色,近处白雾从林中缓缓飘过木屋,远处雪山点缀万绿山头中,景色绝佳。要看绒扎大瀑布,最好在这里找当地人作向导。否则,迷路的可能性几乎是90%。

出村子继续向右,沿一条小路上山,是很大的上坡。大约走一个小时,即有岔路,这一段路途,时时能看见加拉白垒峰顶,极美。继续走,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就都尽收眼底,妙不可言。

出了门中村其实就一直要爬山,先是荒坡,到一个插满经幡的山顶,又上,进入森林,林木高大,越近山顶越潮湿。大约走四五个小时以后,能看到一个树洞挂满经幡的地方。继续前进,还是上坡。再继续上一个小时,才有一些下坡。路是越走越难,有一段树洞中过。快到山顶的时候,路其实一直在盘根错节的树根上行,十分滑,有点阴森。过了一个山口之后大约半小时,有一崖坎,有火迹,还有一木槽,里面有很脏的积水。这时候,可以休息一下,爬到周围的大树上,能很清晰的看见加拉白垒峰下的冰川。这里没有水源,就是已经体力不支,也最好继续前进。

继续下行,不到一个小时可到一山谷底部,有一条湍急的小河,如果天色已晚,这里作为营地很不错,可以就地宿营。

如果体力和时间都允许,也可继续前进。过河上三根原木藤绑的桥,继续爬山大约二、三小时,到了山顶就能看到雅鲁藏布江。这个山顶,距门中直线距离约6公里。

下了山顶不久,能看到一片不大的缓坡,可做大队人马的营地。

到了这里,雅鲁藏布江的轰隆声已经很大,江面就在脚下几百米处。

水源很不好找,山沟里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水很小,小到听不见声音。当地向导应该很熟悉,没有向导的话,就顺山沟找,仔细点应该能找到。很少的一点泉水,隐藏在小路边。

 

第三天  (水边)坡间营地——绒扎瀑布

去瀑布必须过那个水源,之后,沿一条小路走不到半个小时,能看见一个小山洞,是猎人歇脚的一个地方,有生过篝火的痕迹。

过了那个山洞,路开始直上直下,一直抓草抓树枝下行,“把生命系在荒草与树枝之上”,是真实写照。陡直的坡上能抓的只有荒草,只有拼命抠住草根。

沿途景色也很美,有一条有几百米高、两三米宽的瀑布从山顶而下,一直在右侧伴随。待到下完陡直崖壁就能发现,这陡直崖壁的底部就是山顶飞瀑下的河床。

大约5个小时就能走到河床,布满乱石,水深没膝。继续前进到达江边,布满巨大无比的石头,在大石上爬行,滑溜溜无处可抓,必须小心行事。

河边有一个很大的石洞,是最好的营地。就在离岩洞只有几米外的江边,还有一个温泉,水有些烫,但旁边就是冷冷的雅鲁藏布江水,用点心,就能洗得很舒服。

从石洞继续往下游走,在石头上蹦,过一个下面是水,上面是天,只能从中间完全依靠手脚支撑身体的石缝,就能看见绒扎大瀑布。

这个绒扎大瀑布如果没有人指引,很可能你就在几米外的地方也会擦肩而过。——河床在这里是巨大的基岩。实际上这时候我们的位置也正在这块基岩。站在这块基岩上,即使走到尽头也只能看见瀑布的一个侧面。

而除了这个角度,对岸以及四周几乎都是直上直下的绝壁,根本上不去。当然,有充分准备,有专业器材的情况下也许可以试试。

也就是说,通常情况,绒扎瀑布我们目前还只能看见一个侧面。

Gps在这里几乎失灵,峡谷太深,信号很差。我定了许久,海拔一直出不来,从测出的经纬度看,直线距离到门中村还不到六公里。距藏布巴东瀑布12.7公里。

 

第四天            绒扎瀑布——门中——扎曲

归途就相对容易走,快点的话,一天就可以走到门中村以后,继

续向前到达扎曲。

第五天            扎曲——巴玉

站在扎曲村口看见的那个椭圆形的大拐弯,现在已经成为雅鲁藏

布大峡谷的标志。其实,像这样的拐弯,沿江继续而下,还能看到很多,比如加热萨、旁辛都很壮观,甚至墨脱以下也还有。

      这段路程几乎没有什么危险,岔路很少,几乎不会迷路。拼的是体力很耐心。

从扎曲下到江边过吊桥,继续上,沿着“大路”走就是。上到山顶之后,再继续走,能看见雅鲁藏布江水又是拐来拐去,看下去,险滩连险滩,跌水无数,惊心动魄。大峡谷,这时显得深得很有大气魄。山顶,一般照例都插有经幡,可以当作路标。

 

第六天               巴玉——错代营地

  

巴玉也没有几户人家,民风淳朴。我们到达的时候是个晚上,主人给我指了指火塘边靠窗的一块大木板,那就是我那夜的床。——我知道那是这间屋子最好的宿处,心中一阵感动。但凭经验我点点头什么也没说,欣然受之。——同我去过的很多“荒蛮、僻远之地”一样,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哪怕是贸然闯入的陌生人,主人也一般不会问你是什么人从哪里来要做什么?就会很自然的给你最好的食物和最好的宿处。在很多时候,他们也根本不会去关心这些。你不讲,他们也就不会问。你来了,就是客人。

他们是好客的人,他们只是默默地下意识的本能作他们认为应该作的事情就是了。你甚至也很难从他们的目光中找出特别的东西。他们把你当作的仅仅就是——人。人。我们都是人,这还不够吗?就是这样。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从巴玉村继续向右边的山上爬,大约一、、二小时后,到一个叫阿资登的地方,也有几户人家。稍事休息一下,和他们聊聊天,四处转转,很不错的。从阿资登一有经筒的房屋和磨房处上行,又进入密林,爬向山顶。再走几个小时,一个有水的山坳,可以当作营地。这个地方当地人叫错代。大峡谷很多地方其实并非想象中那么“空白”。当地人早已给很多在我们看来需要“探险”的地方都命了名,有些还相当诗意。比如首次“发现”“绒扎瀑布”的那个地方,“绒扎”二字就来自当地人对那一带的原有称呼。

 

一路上,我们看到滚动的白雾散开了好几次,江对岸的夺嘎村从树丛中扑入视线,点点木屋仿佛浮在云端,云端上面却是雪山。迷雾中,虽难识峡谷真容,但一切都可谓心旷神怡。

 

第七天              错代营地——藏布巴东瀑布

从错代继续上山,大约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山顶。雅鲁藏布江的

水声扑面而来,轰轰隆隆,像火车过山洞。

过山口下行,大约一个小时,也有一个可以作为营地的缓坡。在这里,目测看来,到峡谷底部水雾处的距离也就有只有几公里。但坡度几乎是垂直的,看谷底,就好像站在摩天大楼顶上俯瞰大街,不同的只是这里是满目令人陶醉的绿,而城市里是让人心浮气躁的五花八门。

从这个营地前行十米不到,就有一岔路,这是千万不要受江水轰鸣的诱惑继续往下,而要向左,沿着山脊方向继续走。一路上,只见江是呈“之”字型,山似刀砍的直陡。

      没有向导的话,去藏布巴东瀑布的路很难找到。沿山脊方向平行大约走一两个小时,到达一条泥石流沟,路就是从此而下,危险异常,关键是要小心后面人踩落的石头。石下,能撞出火药味。又转丛林,又一沟,再躲避飞石。不久进入一片松树林。

走出松林却又是一条同样直陡的泥石流沟……这样的泥石流沟走了四条后,浪涛声越来越强烈了,空气的湿度也越来越大。在松林里继续下行,转过一个弯,大瀑布就会跳入眼帘。要接近瀑布,还要颇费周折,这时候向导的作用非常重要,绳索也成为必需品。继续向下,仍是几乎90度的陡坡,但有树,手有地方抓,不算太难。下到江边,我们发现“国家队”住过的营地就在一块回水弯的沙滩上。现在是枯水期,这块沙滩平坦而宽阔。要在丰水期,这块沙滩应该就在水下。

四面看看地形,要是丰水期,除了这块沙滩,要在这一带找个营地,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江水轰鸣成一锅沸腾的开水,耳朵里一片轰鸣,犹如置身车流穿梭的高速公路上,但似乎什么也听不见。目光所及,全是浪涛和泡沫,白花花一片,惨白惨白。

坐在江边就象坐在一口井中,看看头顶的乌云,如坐井观天。营地这块江边平地从地形看,应该是周围动物们在这一带的饮水处。从我们走过的路看,方圆很大的范围都没有水源,这里可能是唯一的水源。

第八天              藏布巴东瀑布——巴玉

在这离瀑布最近的地方,爬到江边的巨石上,想好好拍几张照片,转了几圈,发现根本没有更好的角度,都是只能看见瀑布的一角。最好的角度倒是在山脊对面有一个挂着经幡的地方。瀑布已经能够看到3/4,镜头拉到200mm,瀑布就差不多充满了取景框。只是,仍然不能看到瀑布的全貌,右边1/4仍被巨石遮挡。四处张望。也只能这样了,不可能再找到比这里更好的角度了。

这个地方也相对开阔,打开GPS,信号仍然很弱,许久才勉强锁住三颗卫星信号……在这个经幡台地下面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大瀑布。

   我们从江边的一块巨石上渐渐靠近,巨大的涛声仿佛震的巨石也在动,人的腿不由得哆嗦。瀑布只能看到一半就不能再往前走了。无法再靠得更近了。我们的绳子不够长也不够结实。只能从一个俯视的角度胡乱拍了几张。

时间不紧张的话,应该在这里多呆呆。没时间的话,走快点,一天应该可以赶回巴玉村。

从这一带的地貌和目前的已有资料看,存在未知大瀑布的可能性非常大。有心者做好准备好好找找,应该会有收获。

另外,走回泥石流沟顶部和山脊平行的那条路,不往巴玉村返而继续前进,应该可以直通鲁古、甘代,更为近捷。只是,我门当时的行程没有向导,现尚不能肯定。

在大峡谷这样的地区,无条件的尊重当地人民,多向他们请教应该作为一条法则。这比相信像我现在写的这样的“功略”要好得多,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长很多见识。

 

第九天              巴玉——各布拉山

从巴玉村往甘代方向走,路竟然是沿着一条瀑布状高悬的河流而上,难度很大。很快就走的人膝盖都有点软,按以往的经验,这地方根本不可能走,必然另觅他途,而实际上正确的就是走这瀑布边缘,走别的,全是死路。

走完瀑布,就是阴森的大森林和满山的“杜鹃”花,很多树大的惊人,有时候路竟然就是在树洞里。

理想的行程是一天感到鲁古村,但这段路的确非常难走。一般可能性不大,如果一天能翻过各布拉山最好。翻不过去,在山的这一侧宿营也没关系。

 

第十天                      各布拉山——鲁古——甘代

 

站在各布拉山顶,运气好的话,只见云团浮动,大森林的阴郁一扫而空,四周豁然开朗……此时的峡谷深邃而空远,脚下的团团片片白云如千军万马奔腾厮杀,景致急剧变化成一幅幅罕见的绝景。

下山的路就相对好走,从山顶三四个小时就能到鲁古村。村下的雅鲁藏布江边有一溜索,在村里找人付钱过了溜索,再上行不远就是甘代乡。

甘代乡其实也没有几户人家,但好歹是个乡政府所在,可以补充一些给养。从此往下知道墨脱,相对而言,路走好走了,可以高速通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