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一位网友的回复
(2011-11-24 01:09:26)
标签:
杂谈 |
逍遥白鹤:自从我转载了父亲郑榕的自传,不断有一些热心的“人艺迷”请求登门拜访老爷子,意外的是其中不乏一些年轻“粉丝”。这份深情厚意让我十分感动,我也把问候一一转致给老爷子了,他让我向大家表示感激。但老人年事已高,他们这代老演员没赶上发财致富买豪宅的好机会,家中并不宽敞,身体和精力也条件有限,难以满足所有探访者的愿望。我远在异国,本帮不上老人多少忙,添乱更是不敢,敬请大家理解。我本人是一个无名之辈,在网上写写字无欲无求,只是倾吐些感想或存贮些资讯,以防自己与时代脱节,不让脑筋退化而已。多年来承蒙博友、网友们的关注和支持,在此一并谢过!很高兴和大家在博客园地里继续常来常往。但我除了与自家亲属必需的联络,不参与网聊,更婉拒视频交流,个性所致,没有这方面的兴趣,也借此向大家申明态度。以下是我回复一位年轻博友的邮件,鉴于尊重隐私,我不转发他的邮件内容了。我的这封邮件,对于有类似想法的网友可能也是一个说明,所以我转发于此——
XXX你好,
读了你热情洋溢的来信,谢谢你的情谊。在你的年龄,对戏剧界的老人家们有这份关心和仰慕非常难得。你说你已经和多位老艺术家有过交往,我没有十分明白你接近他们的意图,你只是希望探望一下、了解他们和他们聊聊天,还是要采访记述他们的人生呢?
老人们的个性和生活现状不同,有的愿意多与外人交流;有的人喜欢安静,除却必需的接待和采访外,更喜欢闭门谢客,不被太多人打扰,安度晚年。据我所知我父亲属于后者。
我出国后已经脱离演艺圈,生活很平静、很普通,与现在国内的名流基本上没有联络。虽然美国经济下滑后我没有继续在公司上班了,家庭内外还是有许多事需要照顾。我也有写作的愿望,希望多看些好的作品,多学习,多练笔。我知道现在国内的大环境浮躁、上方限制多,写出的东西不一定能发表,我写我心、我的感受,只为留下记忆。人生的时间太有限,我谢绝了任何网聊和视频交流(即使是我过去的熟人,现在只与国内我父母和兄弟保持网络通话)。希望你能理解。如果你有具体的问题询问可以发邮件或在新浪留言发“纸条”,我可以回答的定会回复,仅此而已。写作方面我仍在摸索,仍是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状态,无力指导别人。关于戏迷们走访老人们的事,我帮不上老人们的忙,更不敢给他们添乱。
无论如何,年轻人自强自立是最重要的事,每个人每天除去睡眠只有那么多个小时,顾此失彼,用在没有实效的事情上是不值得的。你应该妥善计划安排自己人生的目标。年轻人,追星相对于个人奋斗来说应该放到其次的位置。我年轻时工作学习都很努力,曾在行业内获得了一定的成绩,来美国后也花了许多时间学习电脑和英文适应生活和工作的新环境,对于多数人,天上不掉馅饼。深谙这个世界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弱肉强食,不努力就得不到尊重,不拼不会赢。喜欢、仰慕和学习名人明星没错,不过名人明星的光辉只照亮他们自己,我们个人不努力社会就不会承认和关注你,你就过不上比较安逸的生活,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没必要花太多功夫一个个去“追踪”星迹。
说到如何增加博客的来访流量,我觉得网络是个信息集散地,努力还是落到实处更有价值,不必太在意网络上的点击和关注率,不必太刻意追求流量,如果哪个博客真有吸引人的内容,酒香不怕巷子深,功到自然成。当然,有空多走访其他博友的博客,真诚地留下评语,也是促成更多互访交流的好方法。许多网络名人后来成了“浮云”,一时新鲜,因为没有真才实学而不可能长久被关注。博客点击率真正改变一个人实际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的例子并不多见,网上网下都能持久享有盛誉的人往往已经在网络以外的领域功成业就。
我在此替老爷子婉拒家访(报刊杂志、传媒界人士有采访需要的除外),也给自己的网聊、视频“拦网”,希望没有使你太过失望。
祝你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真正值得自己努力的目标,万事如意!
逍遥白鹤回复
11月23日,于芝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