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月缺总有时
(2011-06-17 06:33:01)
标签:
情感 |
分类: 美国华裔生态掠影 |
逍遥白鹤
*本篇系白鹤受友人一次不落俗的婚礼启发所写,有借鉴,但并非全部取自任何人的真实经历。人物、情节请勿追究。先发个开头,楼下催我的那谁谁,我没不写哈,只是没写完呢
(1)
几只知更鸟在厨房窗外的草坪上蹦跶,挺着橘红色饱胀的肚皮。芝加哥漫漫寒冬之后,知更鸟是最早从南方回返的鸟。许多雨后从泥土里拱出来透气的蚯蚓成了鸟儿们的肉食盛筵,难怪它们个个都吃得那么肥,步履蹒跚。草色青青,数滴未干透的露水还挂在草尖上,折射着蓬蓬勃勃的春阳之光,彩虹般绚丽晶亮。
晴岱倒出没喝完的鲜榨果汁,在碗池里清洗搅拌器。龙头里淌出的泊泊冷水镇到她的指尖,登时苍白中泛起血色。她嘶了一声,从冷水里抽出手,骗人的春色,温度仍是冷的,所以水冷。一抬眼,有点被窗外的明媚触动:又是一个春天了,那么嫩的绿、那么鲜活的生命又开始铺满庭院漫上枝头。四十岁以后,离婚以后,她已经很少为春天的到来兴奋。近几年,她从业的手机电讯界的竞争可谓是中原逐鹿、炮火硝烟,经历了M公司几番兼并数度裁员的惊涛骇浪,如今能守住这份差事、还能有足够的收入供楼糊口(她不喜烹饪,糊口的费用不低)应该算无可抱怨。但孤独的日子时针一样循环往复地运行,安全却乏善可陈。眼看着镜中自己一对曾经灵动活转的眸子见天地黯淡下去,流露出倦怠;眼梢和嘴角有越来越细密的纹路攀爬伸延,不再平坦坦的额头不能不多分出些碎发来遮——她自己都不愿多花时间在镜子前耽搁。闲来,她宁可钻进书堆里,或沉浸于交响乐。天暖时,干脆沏一壶香片或加冰的柠檬茶,坐到后院里,塞上耳机,望着庭院里的花坛和天上被风扯散的云朵发愣。此时,晴岱湿漉漉的长发纷披在肩头,飘散出护发素清幽的檀香。昨晚又在公司加班了,她回到家便一头栽向床沉沉入睡,今晨才洗了个澡。步入中年,她这一头浓密柔顺的青丝仍可以引为骄傲,仍可以令她三天两头不厌其烦地涂这个抹那个伺候着——保持那丝绸般的飘逸和光泽。无论如何,被赞誉总是女人内心颠扑不灭的向往,而相貌并非骄人的她,那一头美发常常被女友和同事们夸奖和羡慕着,给予她欣喜。
和不晒成棕色不罢休的美国时髦人士观念相反,国人们常说“一白遮百丑”,肤色白皙的女人总是多占些优势。少女时,晴岱的白嫩和聪颖很让她出过风头。她是大学毕业后才从中国来美国读研的,那代人的童年大多没有娇生惯养的物质条件,国家不事商业生产而忙于人整人、人运动人,即使父母对儿女有千般心愿也无力付诸实践。但儿女气质和资质的因袭却不为时局外力牵绊,同为清华土木系建筑设计专业高材生的父母,给了晴岱对美术、文学和音乐潜移默化的濡染。她有超强的领会力和记忆力,好读书善思考,从中小学到大学时代一直是文体活动的积极分子。更因为知识面比同龄人宽广,她被同学们戏称为“可以行走的百科全书”。晴岱的个性不娇嗔,但举手投足间有种不刻意的飒丽,引人注目。
聪颖的女人有吸引力,也容易让一些男人退避三舍。亘古千年的传统是让男人充当强者的。聪颖的女人咄咄逼人,目光如炬洞穿表象,男人不一定喜欢,他们更愿意扮演救美的大英雄、女人的指引者。晴岱不甘示弱的个性从某种意义上侵蚀了她和前夫的关系,不过,本来夫妇间偶发的冲突还不致于令婚姻崩溃。当她的同样不甘示弱的前夫郑浩被公司派驻上海,久而久之,那边厢一个低眉顺目温柔如水的“小妹妹”很快击中郑浩的软肋,将他人+财绑架成功。晴岱注定不会像旧时代的大太太们那么多隐忍和包容,合则聚不合则散,不理浩一度还企图维持脚踩两只船的暧昧,那段暗藏裂痕的婚姻被她快刀斩乱麻地宣判了死刑。
手机铃声响了。晴岱将一双湿手在抹布上蹭蹭,抓过餐台上的电话接听。
“Hello,”她习惯性地讲英文。
“请问你是邢晴岱女士吗?”对方讲中文,是个男人,语调柔和,不是晴岱熟悉的声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