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海外网络聊《忐忑》
标签:
杂谈 |
白鹤今天溜网瞧见的,贴这儿:
ID-Pudonghao: 国内现在流行唱《忐忑》,这首歌怎么整这么复杂呢?
ID-999朵玫瑰:我怎么看怎么像跳大神的。
ID-白豆豆:玫瑰总结的好,真像跳大神的。现在又出了新的什么“丢~~~~丢丢丢~~~~~没完没了几百个丢,偶得个神...
ID-聂耳:这是以前乡户人家请巫婆招魂祭祀的歌儿吧...
ID-X478OP:我也觉得像跳大神的。瞧歌者那眼珠子转的和那妆化得,半夜里看百来口子人一起跳大神太诡异了!
http://news.xilele.com/www_xilele_com/input/images/09emcc40zedu.jpg
ID-wadcChinese: 末世征兆?
ID-逍遥白鹤(跟贴):自打在网上看了这首歌的演唱我一直纳闷来的,瞧着它火得不行,没敢吱声。是一出中国声乐版的《皇帝新装》?看来现如今,说要说的不是人话,写要写得玄而又玄,唱要唱的听不懂神马意思就能火,就是最好。可惜撂了五十六个民族,那么多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的美妙旋律、那么多简洁明了的动人歌词。难道非要杂扒烩出这么首怪物,要用没人能记得住的歌词表达,用这种怪异的表情演唱?有专家容不下西单女孩,也该不会为这种荒谬之“美”喝彩吧。我迂腐,这世道愈发地让人看不明白了。大概从今往后越浑沌、越令人不解的就是越好、越显得高深。不唱歌功颂德的了,改唱“不知其所以然”。
搞让大多数人都看不懂听不明白的舞台艺术(我是指舞台艺术,抽象派的绘画与造型艺术不包括在内),西方的艺术家在上个世纪就尝试过,走死胡同里去了。出新么,不算新,拾人牙慧。
我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再8几句卦。现在国内孩子们对明星的崇拜几乎到了盲从的地步,有点不可思议。喜欢或欣赏谁挺正常的。非得把什么人当神似的供起来,甚至把自己的一厢情愿强加给她(他)们,就过了。不盲从政治人物了就盲从名星名流,盲从崇拜难道是我们民族性里不可避免的需求?
王菲一句话火了一首莫名其妙的《忐忑》;
据报道:“有次一位书商对记者说,郭敬明的书,哪怕里面都是白页,只要封面上印‘郭敬明著’几个字,照样会被拥趸一抢而空的。现在有些明星书法也就像这样,其实卖的不是字,而是名。只是如果这样的话,那明星书法家们就完全不必以艺术标准自评之,因为一切只不过是一场名利游戏。”(白鹤在网上瞧见过那个发育得不够强壮的纤弱小男孩,在他沪上的豪宅里趾高气扬的样子,听说进了作协了。按国际审美标准太不够man,够“萌”的。按现如今女孩们的审美,他和他的文字真的那么迷人吗?
)祖国的花骨朵们啊,是什么样的老师和家长把你们教成这样了?;
姚晨戏演得不错,有不少可爱之处,但她离婚怎么就能让成百上千的人对婚姻失望了?大家看到的是银幕上的她,没跟她过日子,怎么了解人家生活中的细节。壹千种人有壹千种婚姻,你和她个性经历不同,至少嘴都没她大,怎么期待如果她一婚到底,别人就都长情了...这都是神马逻辑。向往矢志不渝的爱可以拿佟瑞欣、夏菁两口子作样本,人家也是演员,帅哥靓女。夏菁因病失去了美貌,在佟帅哥心里她仍是永远的美人(关于他俩的爱情故事可以去网上搜)。
想到我们的上一代上上一代,出了那么多叱咤风云的人物(绝非从电影明星、歌星、笑星里涌现出来的),那么多儒雅倜傥的真名士,其中不少都是富二代啊,他们不稀罕当游手好闲、露财显富的阔少娇小姐。人家二十岁上下就通晓古今,学贯中西,或激扬文字或驰骋沙场,忧国忧民,注重精神生活品质,不栈恋富贵荣华——他们都有一种珍贵的能力叫做——独立思考,所以敢把皇帝老子、蒋总裁拉下马。或许今天的土壤已经再也培育不出那样的英才来了......
我开始理解李承鹏童鞋的名言:“自从得了精神病,我的精神就好多了。”
我不合时宜,我肤浅,我还是收声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