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革命前夕》的贝托鲁奇

(2012-06-04 08:41:09)
标签:

意大利电影

娱乐

分类: 淘碟手记

 《革命前夕》的贝托鲁奇

碟市上见到贝托鲁奇的早期名作《革命前夕》,威信VS版的双9,便收了一套。至此此片手头已有三个版本。最早的版本是当年风靡一时的艺术片碟商ZS曾出过的意大利二区D5,去年EE又推出了英国二区BFI版双D9。这次威信重生后,又推出了此片目前的最佳版本,威信 VS-2555 配置:意大利二区特别收藏版+//法字幕+双碟完整花絮(花絮总长约190分钟)+原版手册扫描件,推荐收一套。

 

《革命前夕》(Prima della rivoluzione)拍摄于1964年,是贝托鲁奇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导演此片时,贝托鲁奇于年方24岁,由于此片的成功奠定了他电影事业的基础。贝托鲁奇擅于把富有家庭气息的浪漫情节和内蕴的心理批判作为表现的核心,并结合一些政治、社会内涵,形成了他独特的创作风格。《革命之前》是贝托鲁奇的故乡帕尔马拍摄的,贝托鲁奇在这部电影中,首次在人性探讨之外加进了政治意识。影片描述一个中产阶段的知识青年如何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犹豫感。故事发生在1962年的帕尔马,接近复活节的日子,22岁的意大利青年法比利兹奥从小在中产阶级的世界里长大,过着平淡乏味循规蹈矩的生活。好友的自杀令他开始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疑问,令他潜在的政治觉悟迅速苏醒。同时,他的爱情也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已经和别人订婚,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爱上了自己的姨母。他想和人谈革命,谈感情,但当他爱上他的姨母,却为这种感情觉得内疚和痛苦不安。终于他斗不过现实,和一个自己不大喜欢的少女结婚。

 

贝托鲁奇的作品一向以绚烂的影像和前卫的风格著称,当时贝托鲁奇正醉心于法国电影,所以片中也包含了大量对法国新浪潮的模仿和致敬。从主题上来说,政治和情欲是贝托鲁奇电影中两类鲜明的主题,可以溯源到本片。在《革命前夕》中所显现出来的非一般的美学观点和革命精神旋即震惊影坛,对其后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贝托鲁奇以后的众多作品里,都不难发现《革命前夕》的影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