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片札记(一)
标签:
视听语言费穆教育 |
分类: 课上课下 |
编剧:沈浮、费穆,导演:费穆
影片拍摄于抗战全面爆发的前夕,电影史上一般将其视为“国防电影”的代表作。影片借一个屡遭狼患的小山村打狼的故事,表达了中国人面临民族存亡危机时的态度,寓意鲜明。
从类型上来说,《狼山喋血记》更多地具有灾难片的特征,但从创作者得初衷来说,是寓言片。
费穆画外空间运用十分娴熟。比如,一是大量摇镜头的使用,怕狼的老先生讲狼吃人的故事,讲故事的声音持续,镜头摇向听众,最后讲到狼一口咬断人的喉咙时,停止在韩兰根身上,韩兰根下意识的恐怖反映,形成音画对位。有时段落开场时的说话,也是先从听众开始,然后再摇或移向说话的人。影片很少你说拍你,他说拍他那种呆板的拍法,说明费穆此时完全摆脱了好莱坞拍对话的常规;
二是固定镜头,利用人物的出入画来创造画外空间。如二妇女上山,老张劝她们不要去,说山上有狼。但二妇女固执要去,结果遇到狼。镜头俯拍,妇女惊恐地从景框上端出画,接着老张从景框下端入画再从左侧出画,画面中空白了片刻后,两妇女又在稍远的距离从左端入画横向从出画,片刻,老张又左端入画持枪从右端出画,整个遭遇狼打狼的过程都发生在画外,观众只能听见惊叫声,其它的内容全凭观众的想象。费穆好像非常喜欢用略俯的机位,让人物从景框底部入画,再从顶部出画,通过垂直调度,展示广阔自由的空间。交叉剪辑。小玉父亲教女儿打枪的事情,插入猎户们打猎的场景。说的内容与打猎的内容相对应,交叉剪辑在一起,既生动,又避免了对话的枯燥。
影片有着成熟、美丽的表演。张翼、黎莉莉都是有野性美的演员,健壮、质朴、自然、生动。高大威猛的张翼有着“雄狮”的美誉,外形粗犷魁梧,阳刚气十足;黎莉莉和王人美一样都属于健美类型的女演员,开朗、泼辣,孔武有力,她们的女性美体现出“五四”后新女性身上所具有的时代的特点。黎莉莉在父亲和她谈婚事之后,独自在野外思春的段落,情景交融,默片风格的表演,格外动人;韩兰根、殷秀岑作为特型喜剧演员,在这样一部寓言片中难以有太多发挥,但韩兰根的哑巴和殷秀岑的饶舌也形成有趣的对比,有一定的喜剧性,容易给的留下深刻印象。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