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典电影:答《山东商报》记者问
(2011-11-03 08:33:09)
标签:
cult片b级片娱乐 |
分类: 花言风语 |
《山东商报》记者远离光,在围脖上私信我,说他们报纸有一个娱乐版块,做了把脉类型电影的系列专题,最后一篇打算写邪典电影,希望采访我,以下是我的回复:
1、邪典电影的界定,它的要素是什么,是不是如大众所想看到邪典二字,就会联想到一些非主流的电影呢?
所谓邪典电影,也称cult片。其构成的要素,一是在形式上的先锋性,二是在内容上的边缘化,三是主题上的反主流,所以基本上是小众的电影。小众,决定了低成本,制作上的反常规。由于经常挑战人们传统的观影经验,性、暴力等是常见的构成元素,科幻片、恐怖片、色情片、黑色电影等都是常用的类型包装。所以,邪典电影也经常和B级片联系在一起。但非主流电影,不一定都是邪典电影,这还是两个概念,有区别的。
2、邪典电影的诞生,中国有没有邪典电影,能否举一个例子呢?在中国,邪典电影也或走院线发行吗?
个人认为,邪典电影是个动态的概念。某些影片的邪典元素可能当时被忽视了,多年后却被挖掘出来,成为cult经典。另外,在不同国家地区,由于审美的差异,可能对邪典的认识标准也不一样。比如,在西方观众眼中,楚原的《爱奴》就是邪典电影,因为它所描写的东方风情和性虐奇观是西方观众陌生的。甚至吴宇森的《喋血双雄》,也被认为是邪典电影。至于院线问题,其实主要是电影审查能否通过。另外,在电影分级法规没出台之前,恐怕也难以有进院线的机会。
3、邪典电影的发展,例如从电影营销来看,因为它毕竟是小众电影,会不会入不敷出,而消失?邪典电影有没有是大投资的制作呢,因为我看到一部电影杂志中将《英雄》也归类为邪典电影,《英雄》是吗?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电检的原因,邪典电影基本上无法生存。创作者也没有主动的邪典意识。所以,中国目前难以诞生真正的邪典电影。只是某些影片有另类影片的元素或邪典电影的气质。前面说了,由于小众的市场原因(录像带等音像制品是邪典电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行手段),邪典电影基本上不可能是大制作。一旦成为豪华的商业大片,也就意味着邪典气质的丧失。事实上,追求粗糙的原始的质感,也是邪典电影的一个特征。个人认为《英雄》不是邪典电影。虽然张艺谋颠覆了传统的历史观。
4、有人将《刀剑笑》归类为邪典电影,你的看法?好像邪典电影与恐怖电影、禁片联系的比较多,不知您认同吗?为什么?
《刀剑笑》就是我前面说的,在叙事手法和影像风格上有邪典电影的气质。邪典电影确实与恐怖电影、禁片联系较多。如前所述,一是它和B级片的因缘,二是邪典电影的核心就是挑战和颠覆传统,在这一点上,它与所谓禁片是一脉相承的。
5、中国邪典电影的现状,出路?
基本上没有吧。所以也谈不上啥出路。在中国现有的电影生态环境中,基本上不适合邪典电影的生存。
举两部我比较喜欢的吧: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发条橙》,还有彼得•杰克逊的《群尸玩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