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看《阿凡达》

(2010-01-06 21:07:25)
标签:

阿凡达

影评

娱乐

分类: 天映之我看

 

我看《阿凡达》
    据卡麦隆说,《阿凡达》源自他儿时的一个梦。难怪电影的影像与情境如此清纯剔透,真地象许多孩童都曾有过的充满幻想色彩的瑰丽的梦。这种童话的情怀,10年前的斯皮尔伯格或许会有。悲哀的是,当代中国导演中却没人会有。

 

其次想说的是想象力。视觉奇观已经说滥了。但形容《阿凡达》还是不得不提这个俗滥的名词。虽然我看的不是3D,也不是IMAX,只是普通银幕。但《阿凡达》依旧强烈地震撼了我的视听经验。视觉轰炸是我们内地影评人经常攻击好莱坞的把柄,但是,当《阿凡达》中逼真的飞流瀑布、漂浮云中的山峦、旋转飞行的“蜥蜴”及各类珍禽异兽、熠熠闪光的树精灵及水晶般神奇的森林植物不绝如缕地映入我们的眼帘时,谁又能抵挡得住它的魅力呢?面对如此华丽的歌剧般的场景,哪个观众会不欢呼雀跃呢?

 

视觉盛宴不是资金和技术的简单相加。而是对人类想象力的挑战。《阿凡达》匪夷所思的视觉特效无疑是用钱堆出来的,但难能可贵的是这个诞生于好莱坞商业电影大本营的高级商品,却没有铜臭味。中国电影缺乏的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缺的正是这种浪漫的情怀和由此生发的想象力。《西游记》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中国失传已经很久了。

 

第三,想说的是思想的表达。《阿凡达》的故事注定是个俗套。从故事结构来说,无非是《独立日》那类科幻片的翻版或人物关系的倒置,从结尾变形金刚风格的正邪决斗到最后一分钟营救,这些百年电影中屡试不爽的桥段,《阿凡达》一一拿来,翻新演绎。但是,好莱坞有那部电影能够免俗呢。可作为一部好莱坞的主旋律电影,但《阿凡达》可贵的是颠覆了好莱坞与生俱来的种族主义气息。影片渗透着卡麦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和谐社会的向往。这种崇高的精神主题,可以说是美国电影的主旋律,而恰恰正是我们当代华语电影比如《三枪》之类所匮乏的。

 

《阿凡达》预示着未来电影的一个方向。当然,这只是电影多种可能中的一种。即电影的表演艺术将退居幕后,传统的电影表演观念被颠覆。场面恢弘、角色众多的《阿凡达》据说只有30多个演员,大部分时候,演员不过在蓝幕后进行表演。也就是说许多表演的元素全靠科技力量制作出来。但是,我以为,不管电影怎样发展,不管电影怎样挑战我们的视听感官,人性和情感永远是打动观众的基础。《阿凡达》便是一个例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新年第一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