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早便看到《等云到》这本书的预告。今天当当终于上架,于是迫不及待地订购了一本。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与黑泽明导演在一起》。因此,你大概也猜得到书的内容了。本书作者作者野上照代,1927年生于东京。用舒琪的话来说,这是一个“既可爱又充满智慧的日本老太太。”1949年,野上照代进入大映京都摄影所担任见习场记。1950年,黑泽明导演为拍摄《罗生门》来到京都太秦的京都摄影所,野上照代自此开始为黑泽明导演工作。从《罗生门》(1950)直到《沒有季节的小墟》为止,野上一直为黑泽明的摄制组作场记。黑泽明由于《沒有季节的小墟》的失败后自杀未遂,几年后复出为苏联拍《德尔苏·乌扎拉》、为20世纪福克斯公司拍摄《影子武士》时,野上已被提升为助理制片。1985年,黑泽明拍摄《乱》,野上再升为制作经理,直到黑泽明最后一部作品《袅袅夕阳情》止,野上照代一直是黑泽明创作集体的核心成员。《等云到》正是追述野上照代与黑泽明近半个世紀的合作、拍摄19部作品的回忆录。
此外,野上照代也进行文学创作,1984年她创作的小说《致父亲的安魂曲》获得第五届“人类女性纪录片奖”优秀奖,并被改编成电影《母亲》,影片由山田洋次导演,吉永小百合主演。2008年上映。
关于《等云到》这个书名的由来,这是因为户外拍摄电影,导演大师们精益求精,对于光的要求特別高。外景靠自然光,于是很多时候便要等云开日出才能进行拍摄,这时候摄制组就得耗费时间地苦等。野上在书上说,黑泽明是在1937年山中贞雄拍摄《人情纸风船》第一次看见这个做法,此后便效仿。等云到,是野上最喜欢和难忘的工作之余的休憩时光。
以下转载本书的介绍:
黑泽明导演让他的自传《蛤蟆的油》结束于1950年,正是他的电影《罗生门》为全世界认识的那一年。他在自传中说:“写自传的我不能穿过这个门(《罗生门》)再前进了。《罗生门》以后的我,要从《罗生门》之后我作品的人物中去认识。”
那一年,野上照代第一次遇见黑泽明,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合作,被黑泽导演称为“我的左膀右臂”。她参与了黑泽导演《罗生门》之后几乎全部作品的拍摄(除去在松竹映画拍摄的《白痴》之外),见证了这个伟大电影人的大起大落,故而《等云到》一书实为《蛤蟆的油》之续本。通过野上照代的笔,黑泽导演的刚强与淡定,认真与从容,以及“等云到”的那份坚持,都一一在读者面前展现。
(上图左为中文版,右为英文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