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师大“电影馆”系列这本关于黑色电影的译作,被誉为“研究黑色电影的扛鼎之作”,网上沸沸扬扬地谈论有近一年了吧。书的译名也几次更改,现在最终定名为《黑色电影:历史、批评与风格》,够学术的啊。豆瓣上的信息,近日各大书店就要上柜了。写蒂姆·波顿的高同学注意从当当下单啊。
转帖书的简介:本书为2008增补修订版。初版获1999度年美国克劳斯瑙—克劳斯活动影像图书奖(Kraszna-Krausz
Moving-Image Book Awards)及2000年度美国电影与媒体研究学会(Society for Cinema and
Media Studies)凯瑟琳•辛格•科瓦奇图书奖(Katherine Singer Kovacs Book
Awards)荣誉奖。
提起“黑色电影”(Film
Noir),最容易想到的是那些风格化、愤世主义的1940、1950年代好莱坞黑白电影——关于私家侦探、蛇蝎美女、犯案黑帮、亡命鸳鸯的情节剧。在《黑色电影》中,詹姆斯•纳雷摩尔探讨了这些影片,但他亦向我们指出,“黑色电影”这个术语远比我们所认识的复杂和矛盾,它是一份重要的电影遗产,同时也是我们投射到过去的一个概念。
本书提供了对黑色电影的原创性研究方法,既生动又广博,同时还有新的影片信息和对数十部影片带有启发意义的评论,这其中包括经典之作《双重赔偿》、《马耳他之鹰》、《第三个人》、《来自过去》,“新黑色电影”《唐人街》、《低俗小说》、《蓝衣魔鬼》,以及21世纪的黑色电影《穆赫兰道》、《罪恶之城》、《杀戮赌场》等。纳雷摩尔对黑色电影的探讨基于以下几个面向:作为批评主义的术语,作为艺术中现代主义的表达,作为好莱坞1940、1950年代审查制度和政治的征候,作为一种市场策略,作为一种不断演进的风格,作为关于种族和民族的电影,作为一个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得以传播的概念。
《黑色电影》还是一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著作,除了电影和电视,笔力所及,还带来有关现代文学、美术、流行文化的有益见地。
(本书)也许是迄今黑色电影论著中最优秀、影响最广的一部。——乔纳森•罗森鲍姆(Jonathan Rosenbaum)
就智识的严谨、研究的深刻、批评洞见的程度、写作的水平来说,这是第一部堪与黑色电影匹配的研究著作。——汤姆•冈宁(Tom
Gunning)
作者简介:
詹姆斯•纳雷摩尔(James Naremore),印第安纳大学荣休校长教授(Emeritus Chancellor’s
professor),专业领域包括英语文学、电影研究、跨文化交流。同所有的顶级影评人一样,纳雷摩尔的视野——对作为总体的文化,和作为特殊领域的电影——极其宽广。在过去的两年里,他为《电影季刊》(Film
Quarterly)撰写长篇文章,专论他最喜欢的十部上年电影。
译者简介:
徐展雄,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系,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学位,现为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华人电影志》导演,还担任《环球银幕》《城市中国》《世界电影之窗》《文景》等杂志的撰稿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