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浜野佐知

(2009-03-09 08:57:32)
标签:

日本电影

女导演

娱乐

分类: 闲影漫话

    翻阅改版后今年第一期的《北电学报》,认识了浜野佐知。这个杰出的女性卓尔不凡之处在于,她是日本粉红映画行业有史以来仅有的两位女性导演之一(另一位是由粉红映画演员转行做导演的吉行由美)。浜野佐知1970年22岁那年入行,从影三十载,拍摄了300部粉红映画,产量惊人。

 

    所谓粉红映画,也译作“桃色电影”,即日本独立制片商制作的低成本的以描写男女性爱为内容的色情片。一般认为始于1962年,是由日本五大电影公司之外的一个小制片商制作的。粉红映画最初广受电影界的歧视,被称为是“三百万电影”。因为每部电影的制作费仅有三百万日元。由于预算低、周期短,创作环境与条件都很差。但是,这个类型的电影不仅没有迅速消亡,到了七十年代,粉红电影竟然占到了日本电影年产量的半数。四方田犬彦认为,“这一类型片几经周折,顽强地生存到今天,而且还发展成一种批量生产制度,个中意义十分值得玩味。”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类型电影最著名的导演便是有着“桃色电影之王”称号的若松孝二。

 

    需要说明的是,粉红映画这个电影类型和“日活”的浪漫情色电影有本质的不同。浪漫情色片是“日活”公司为挽救濒临倒闭的公司采取的制片策略,始于70年代,比粉红映画晚十年,而且,浪漫情色电影由于是主流制片商制作,投资是粉红映画的十倍,并且可以进入普通院线放映。而粉红映画则是独立制作,成本极低,只能在特定的影院放映。

 

    粉红色电影的主要观众是成年男性,导致这个类型的电影的基本价值取向是迎合男性,一切以男性的欲望为主,电影镜头只聚焦女人的下本身。女人的人格被剥夺,身体被物化,成为男性观赏把玩的对象。

 

    日本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被扭曲,使浜野佐知深感抑郁。改变这种现状,描写真正的日本女性形象,为日本的女性观众拍电影。拍摄只有女人能懂得,只有女人才能创作的电影,这是浜野佐知从事粉红映画制作的初衷。

 

    为了保证女性视角和价值观的表达,从第一部电影开始,浜野佐知就坚持自己写剧本,自编自导。从而彻底改变了粉红电影中男性主导、女性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的历史。比如,浜野佐知的第一部粉红映画,描写的便是一个17岁的女孩子自己选择男人、选择性行为方式,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自立、长大成人的故事。

 

   作为一个女性,在日本那样一个壁垒森严的男权社会,尤其是在电影界,浜野佐知三十年的甘苦可想而知。她克服了生理、心理和文化环境的种种局限。浜野佐知是位勇敢的女性。她不仅仅是个女权主义者。

 

   浜野佐知的代表作是《尾崎翠》和《百合祭》,可惜都没看过。百度了一下,浜野佐知监督的电影不少,不过D市上少有谋面。想来哈日的碟友外星人一定大呼遗憾了吧。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