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在一个镜头内转换时空

(2009-02-07 06:07:55)
标签:

学生作品

分类: 课上课下

    电影艺术的一大魅力或优势,是时空的高度自由。其时空转换的为所欲为,几乎匪夷所思。比如,电影能把现实的天文时间延宕、省略、压缩、停滞、静止乃至倒流,能把过去和未来、现实和回忆以交错、颠倒或平行等方式联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流畅的时空连贯体。

 

    尤其,电影甚至可以在一个镜头内实现时空的转换,而不易被观众察觉。经常举的例子,比如沟口健二的《雨月物语》。战后返乡的男主人公叫着妻子的名字进入家门,未见人踪,又进入内室寻找,等出来时,灶间已出现了烧火的妻子(实际已死)。为了营造出鬼魅的效果,沟口健二让摄影机一边跟随男主人公移动,一边缓慢地后退,将原本藏在机器下的主人公妻子出现在画面中,创造出一个镜头两个世界的神奇幻觉。

 

    周老师举的一个日本电影也很典型。主人公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全家讨论到深夜才熄灯就寝,摄影机从全家熄灯就寝的场面摇到墙上,不久这堵墙逐渐亮起来,摄影机再摇回来,天已大亮,全家已经起来漱洗。

 

    我也举一个例子,就是去年毕业的我的学生赵利强的作品《再说一次我爱你》。这是一部标准长度的剧情片。当时利强找希望我课上给点评一下。我觉得作为一个在校学生,能靠个人筹措资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实属不易。因此,格外认真对待。我前后看了三遍,花了一个下午共四节课的时间分析了利强的这部长片处女作。

 

    当然,这个作品很不成熟,从剧本到拍摄都有许多稚嫩和不尽人意的地方。但难能可贵的是在时空处理上,有一些独到之处。

 

    下面这个例子,是如何在一个镜头内实现时空转换。这对同学恋人来到他们初次相逢的教学楼,然后是闪回,回忆他们初次见面的情景。导演处理方法是:当两人说完话时,镜头缓缓地向画面左摇,摇过白墙,然后是左面的楼道口,已是另一个时空的男主人公(由不同的服装区别)和另一位同学走来。一个摇镜头,时空变了。这段戏是在艺术学院的教学楼内拍摄的。我知道,导演是在这个舒缓的摇镜头的时间流程中,让演员迅速换服装,然后避开摄影机镜头,到达另一个时空的表演位置。这个镜头从摇开始到落幅演员出现,一共20秒,我了解这座教学楼的结构,完全来得及。

 

    当然,这个处理方法也有不足。主要是摇的速度太慢,摇的过程中没有信息,因此感到节奏拖沓。我知道,导演肯定是考虑演员到位需要的时间。其实,白墙哪里可以作镜头不易察觉的切换(就像《精神病患者》中浴室谋杀一场),这样节奏可快些。但是,导演有这样一种时空创造的意识,值得赞扬。

 

    课下和利强探讨,他说是受益于我课上讲授的内容,将学的东西运用到创作实践。听了后,我自然很振奋很欣慰,甚至有一点成就感。昨天“蒙太奇”一章举了个教学失败的例子,今天再举个成功的,满足一下自己失衡的虚荣心理。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