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疲软的《硬汉》

(2008-11-28 22:14:26)
标签:

《硬汉》

观感

娱乐

分类: 花言风语

疲软的《硬汉》   

    今天是《硬汉》的全国首映。虽然风沙大,气温低,我依旧骑着自行车从新校区一路奔往天映。

    赶的是六点五十五的那场,时间来不及,在外面吃了点饭,便匆忙入场。

    卧在舒适的座椅里,很累但也很快乐。毕竟享受着与全国同步的电影首映啊。

    但是,很快这种享受首映的快乐便烟消云散。也许,我是拿刚看过的《证人》做参照,我忘记了,那是港片。虽然《硬汉》也是合拍的,还是王晶监制,又有黄秋生等一干香港演技派友情主演。

    首先是灰蒙蒙的画面,起初我以为是影片的风格。比如追求自然光效,写实主义嘛。但后来有觉得有点不对,这样一个高度戏剧化的商业电影,何来写实主义的影子?

    这个且顾不上了。

    终于,留着锅盖头的主角刘烨神经兮兮地出场了。我精神一振,毕竟,刘烨转型了,这是电影的一大卖点啊。

    但是,很快我便失望了。刘烨扮演的这个“老三”的形象怎么有点二啊,同样的大脑受损导致的“弱智”,老三不是阿甘那种大智若愚,而是根本的缺魂。手拿红缨枪,身背旧水壶,路见不平,见义勇为,而且干了好事之后便匆忙撤身,不留姓名。编导一再渲染人物的出身背景,不是绿林侠客,而是革命军队里培养的退伍水兵。这种人物的设计确实有新鲜感,但刚在这样商业化的一个故事情境里,便显得特别地不伦不类。真糟蹋了黄秋生、尤勇这些好演员啊。

    至于影片的视听语言更是不能与港片同日而语。不说也罢。

    硬汉没能硬起来。105分钟的电影,终于在大失所望中结束。我冲出放映厅,上厕所时遇到了影院的值班经理也是碟友的糖豆,才得知,原来是影院的灯泡坏了,才导致昏暗的放映效果。

    看来从技术上说,是错怪影片的导演了,但从艺术质量上说,导演依旧难辞责任。更富有戏剧性的是,出了电影院,我在对面的金唱片音像店歇脚喝点水,说起这个电影的欺世盗名,店员告诉我,这个电影的编剧就是保定人,而且在这个音像店打过时间不短的工。据说这个剧本卖了十几万,之后就无权参与创作,所以影片质量与其无关。

    啊,莫非是又一个中国的昆丁·塔伦蒂诺?

    如果是那样的话,希望这个保定的电影小子,应该象塔伦蒂诺那样,写出《天生杀手》给奥利弗·斯通,写出《浪漫风暴》给托尼·斯格特,均不满意。于是最终自编自导拍出《落水狗》和《低级小说》。

   我衷心期待着,也算我这张自费的电影票没白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超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