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威信出的《末代皇帝》套装,在第三、四张花絮碟上辑入了珍贵的满映时代纪录片共计四部,即《王道灿烂》(1942,39分16秒)、《建国之春》(1932,无声,17分16秒)、《满洲国旷古大典》(1934,18分38秒)和《跃进国都》(1932,22分58秒)。
首先应说明的是,这些纪录片虽泛泛地被归入“满映”时代的影像资料,其实却并不是由“满映”拍摄制作的。而是由之前成立的“满铁”摄制的。“满映”成立于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而早在此之前的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本殖民主义者便在大连设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据胡昶、古泉所著《满映—国策电影面面观》上所述(感谢丹顶鹤同学为我复印此书),日本人设立“满铁”,表面伪装经营大连至长春的南满铁路,实际上是为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侵略的工具,并为军事侵略服务。
满铁在1928年成立了映画班。映画班内设办公室、机械器材室、编辑室、洗印所等机构,配备业务人员
20名。为了配合日本的军事侵略活动,映画班开始大量拍摄纪录片。如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乃至其后日本关东军大肆侵犯吉林、长春、哈尔滨、齐齐哈尔、锦州等地时,“满铁”映画班派人现场拍摄事情的经过,编辑成3部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制作完成后,一面向日本国内各地放映,一面向“满铁”铁路沿线各城镇放映。伪满洲国建立以后,“满铁”拍摄的纪录片的题材更加扩大,但着眼点依然围绕着政治,比如宣传“日满协和”,歌颂日本关东军的“功德”。
1936年,“满铁”拍摄的影片领域更加扩大,将原有的映画班扩充壮大,正式建立了“满洲映画制作所”,由芥川光藏任所长。到了1937年,“满铁”映画制作所已有摄影师6人,洗片等技术人员20人,并拥有摄影机10余台。此后,“满铁”拍摄的纪录片题材更加广泛,但着力点仍围绕日本对中国的军事、政治、文化等侵略及进行经济掠夺和对人民的奴役仅。1936年下半年到1937年上半年,便生产了20多部纪录片。
其中,便包括这次威信所附赠的花絮《跃进国都》。
这套碟入手后,大致查看了一下,情况如下:
日本二区发行的《满铁纪录映画集》共计12卷。威信的套装的第三张碟中收入的是第五卷《王道灿烂》(39分16秒),第四张碟则收入了第3卷《满洲旷古大典》,包括《建国之春》(1932,无声,17分钟16秒)、《满洲国旷古大典》(1934,18分38秒)和《跃进国都》(22分58秒)三部纪录片。四部纪录片总长度共计一个半小时左右。
关于内容,下次有时间再细谈,总之看到了溥仪,看到了郑孝婿,还有三十年代时髦的东北城市青年和日寇铁蹄下的麻木的父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