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拉蒙1953年出品的经典之作,也是大师威廉·惠勒最受观众欢迎的电影。格利高里·派克和奥黛丽·赫本这一对绝配打造了又一出好莱坞的梦幻神话。
作为一部历久弥新的经典,《罗马假日》前面可以加上许多修饰词,或者说可以从多方面读解。比如,这是一部历久不衰的爱情喜剧,是神经喜剧的变体,再比如,它是一部城市文化的名片,一部形象的巴黎名胜导游图(事实上日二区发型的此片DVD正独家做了这个花絮:罗马名胜的巡游),此外,从电影的文化意义上说,这部影片绝对是引领时尚的先锋,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影片中安妮公主的发型在影片公映后被称作风靡一时的“赫本头”。这是奥黛丽·赫本第一次主演电影,但她以此片一举成名,并赢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影后。
与剧作模式近似的《一夜风流》相比,前者强调的是男女主角双方的性别对抗,由此形成喜剧效应,这也是神经喜剧的惯用叙事策略。在这种喜剧中,富家女往往都是娇生惯养、刁钻古怪,不太讨人欢喜的类型,而《罗马假日》中的赫本,她的高贵清纯,显然更能打动观众,尤其是其美容天仙的容颜的天生丽质,岂是克劳黛·考尔白能比拟的?另外,克拉克·盖博属于玩世不恭的坏男人(比如孙红雷?),扮演《乱世佳人》中的白瑞德自是不二人选,但要论塑造文雅的绅士,可就匹敌不了高大英俊的派克了。所以,《罗马假日》中的演员组合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配。再有,《一夜风流》基本上是公路片,空间环境是流动的,反映的实际上是美国上世纪二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社会生活画面(尽管卡普拉用爱情童话美化社会气氛也难掩环境的萧索),而《罗马假日》则巧妙地融入了风光片的元素,将抒情的故事、温馨的情感和美好的景色融为一体,可谓情景交融。试想一下,全世界还有比罗马更适合发生一段浪漫爱情的城市吗?难怪自《罗马假日》后,来罗马寻觅爱情或度蜜月的恋人与日俱增。
正是鉴于本片的经典价值,派拉蒙公司才在其11月11日推的“百年纪念”(Centennial
Collection)系列中,列入了《罗马假日》(另外两部《龙凤配》(1954)和《日落大道》)全是双碟配置,取代了这三部影片之前各自的单碟版本。《罗马假日》的DVD版本,之前最佳的是日二50周年化妆盒纪念收藏版,包装漂亮之极。记得天极曾做过,不过碟已氧化黑掉了吧。派拉蒙的这套新碟的版本,画质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最令人期待的则洗点是海量的花絮。在足足一张D9的容量里,花絮包括长达29分54秒的“奥黛丽·赫本的派拉蒙岁月”,
12分22秒的短片“回忆奥黛丽”,8分57秒的短片“公主的罗马”、 11分55秒的纪录片“从好莱坞首席编剧到黑名单”,
6分50秒的纪录片“大门之后——派拉蒙电影服装”、“从好莱坞首席编剧到黑名单”。
另外,新版本还收入了两段曾经发布过的花絮“修复《罗马假日》”、纪录片“50年代的派拉蒙”,以及电影预告片及剧照等。
下次再说说派拉蒙百年纪念系列之《日落大道》。这也是我喜欢的比例·怀尔德的影迷电影(好莱坞的历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