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鞋子

(2008-04-03 10:18:44)
标签:

纪录片

文化

分类: 花言风语

中国鞋子 

    由于祖辈曾在中国生活过,进而来中国寻根或拍片的外国人,为数不少。象《中国,一个革命的世纪》、《上海犹太人》、《南京》和《人造风景》的导演都是这种情况。塔米·魏斯也是这样一个有着“中国情结”的德国女导演。塔米·魏斯的祖父1899年曾被德国政府派往中国,先是在上海,后又被调任德国政府驻重庆和成都的领事。

 

    魏斯祖父在中国的岁月,正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期。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覆灭。他自己所谓的领事工作已无法正常进行。于是,早年在柏林学习过汉语、热爱东方文化的魏斯·福里兹和新婚的妻子郝威格便居留在成都。

 

    魏斯夫妇成都的文殊院后购买了一所宅院。在此后的三四年里,他们以成都地区为中心,在西南各地采风,拍摄了大量的珍贵的图片。除了那些珍贵的老照片,魏斯先生当时还用蜡盘录制了30多首川江号子和民间歌谣。这些一百多年前的老照片和历史的声音便成为塔米·魏斯采风的主要依据。

 

    几年后,魏斯夫妇被召回德国。回国后,他们依旧难忘在中国的美好时光。福里兹·魏斯为《地理杂志》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的文章。他的妻子郝威格则成为一名作家,著有两部以中国为题材的儿童读物。

 

    在魏斯夫妇离开中国八十多年后,2002年,他们的孙女塔米·魏斯也来到四川三峡。她带有摄影机和那些老照片,来寻访祖父母在四川的足迹。在文殊院附近的西珠市街,塔米·魏斯找到了祖父母当年居住的那所宅院。如今,这所房子被从新加坡归来的沈先生重新装修,改造成旅社,专门用来接待到四川旅行的外国游客。其中也包括魏斯夫妇的老乡。塔米·魏斯从老照片上了解到,当年她的祖父母刚入住这所宅院时,也在庭院里接待过众多中外朋友。历史与今天是一种奇妙的重合。

 

    如同一百年前魏斯夫妇来中国正逢中国历史的巨变,塔米·魏斯2002年来中国寻根,也成为中国新时期时代变迁的见证。这个变迁的象征就是三峡工程。有关三峡移民的纪录片已经很多,如《千秋三峡》、《船工》、《淹没》,还有贾樟柯的剧情片《三峡好人》等等。塔米·魏斯所提供的外国人的视角,为这个时代变迁的档案室里增添了一份具有独特价值和新鲜感的文献。尤其是塔米"魏斯饶有深意地将两个巨变的时代并构(她的祖母的自述贯穿全片),使这部书写乡愁的纪录片更具有历史的厚重感。

 

    虽然,塔米·魏斯也采访了纤夫、普通居民、白领职员、110岁的老人、政府官员和房地产开发商等各个层面的中国人,尽可能地全面客观地展现当代三峡居民的生存状态,力图避免观看异域文化的猎奇心理。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性等诸多难以超越的原因,塔米"魏斯也难免大部分“洋眼看中国”的纪录视点的局限性,就是流于浮光掠影。

 

    当年,塔米·魏斯的祖母买了三寸金莲的中国鞋子带回柏林作纪念。也许,塔米·魏斯认为它不仅是异国情调的文物,也是中国时代变迁的见证。这双中国鞋子就成了这部纪录电影的片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