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课上课下 |
今晚全校选修课“文学名著与电影经典欣赏”。第二讲,和每个学期一样,照例又是莎剧电影。劳伦斯·奥立佛版的《哈姆雷特》再度重温。虽然最近搜寻到肯尼斯·布拉纳的四小时版本的《哈姆雷特》,却仍然舍不得替换掉这个1948年老版的《王子复仇记》。按说肯尼斯·布拉纳的版本也够出色,这是唯一和舞台剧同样长度的电影版本,同样出色的演技,更加电影化的场面调度,再加上一众国际化的演出阵容:英国“国宝级”戏剧大师约翰·古尔古德、来自法国的电影皇帝杰拉尔·德帕迪约,还有好莱坞的顶尖明星查尔斯·赫斯顿、比利·克里斯多尔和罗宾·威廉斯,阵容可谓空前强大。
但我总是对老版的《王子复仇记》情有独钟。也许由于它是伴随着我成长的记忆。毕竟我是从《王子复仇记》开始认识莎士比亚的。从露天电影院算起,已不知看过多少遍。影片视觉造型上原汁原味的莎剧风格,劳伦斯·奥立佛炉火纯青的演技,包括卞之琳先生妙笔生花、韵味醇厚的译文,孙道临先生出神入化的配音演绎,都使这部电影成为一件完美无暇的艺术精品。在我心目中,它永远是所有莎剧电影中最好的。
每次讲到莎剧电影,我都试图将我的这种个人感受感染或传递给同学们。但是凭我的直觉,收效甚微,很难得到大家的共鸣。每当劳伦斯·奥立佛在银幕上激情四溢地表演莎翁隽永深刻的诗句时,黑暗中却不时传来窃窃私语或哄笑声。也许这就是代沟啊。
因此,下周莎剧电影的第三种改编方式,我决定不再象以往那样放黑泽明的《蜘蛛巢城》或《乱》。而是放一部青春时尚的莎剧电影,一部校园青春片。我也要与时俱进。我不妨在自己的博客上做个广告:这部电影的直接翻译成《恨你的十个理由》,香港的译名最搞:《对面的恶女看过来》,其实它就是莎翁第一创作时期的著名喜剧《驯悍记》。关于这部莎剧,好莱坞曾拍摄过由理查德·伯顿和伊丽莎白·泰勒主演的经典版本。下周我要给同学们放的是美国1999年拍摄的青春版。故事的场景已从莎翁原作中的伊丽莎白时代,转换成发生在美国现代校园里的浪漫爱情喜剧。
影片的主演是因主演《断臂山》成名的希斯·莱杰。当时虽初出茅庐却出手不凡,亮相有款有型。就让我们通过欣赏这部莎剧电影,缅怀一下这位后英年早逝的帅哥明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