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后卧虎藏龙时代

(2008-03-04 09:32:47)
标签:

文化

分类: 花言风语

2000年,华语电影诞生了一部影响深远的巨片,这就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这部电影改变了整个华语电影的概念,使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后卧虎藏龙时代

焦雄屏称之为“后卧虎藏龙”时代。

 

这个时代的华语电影的特点,比如融资的国际化,在制片方式上非常好莱坞。人才上也完全是跨国集合的创作团体。在题材和类型上则有狭窄化的趋势。具体地说是日益中产阶级化,其制作目的是消费和娱乐。

 

这种生产方式直接导致影片的发行方式的改变。由此逐渐打开了西方的国际市场。从《卧虎藏龙》尤其是从《英雄》开始,华语电影终于有机会大规模进入西方的主流院线。

 

这个电影时代的主流电影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片”,焦老师称之为“高概念电影”。即电影的开始都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就是从非常高的角度去操作。可能题材是现成的小说、漫画或者电子游戏,或者是一些先前有的概念。从这些概念操作出来的电影的生产方式跟我们传统的那种找一个创作动机,从导演的个人人生观、世界观去进行的一种创作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高概念电影的出现使华语电影国际化,强化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但是,也产生某些负面效应,就是好莱坞化。比如,高概念电影会产生一个标准化或者统一化的状况,使得电影的作者个性及类型多样性面临丧失的危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