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菲的抉择》

(2007-10-28 11:24:13)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课上课下

《苏菲的抉择》

 

文学名著与电影经典欣赏,这门全校选修课已开数个学期。课上安排的内容基本上是古典作家的作品,一直想延伸到20世纪文学,如格特·京拉斯的《铁皮鼓》、托马斯·曼的《魂断威尼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无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还有威廉斯·田纳西、尤金·奥尼尔和阿瑟·密勒的戏剧改编的电影等等。可惜,总是没有大块的时间备课,因此一直未能如愿。总是在讲莎翁和雨果,虽然学生是在一拨拨地换,不至于耳朵生茧,可我却有日久生厌之感。

 

终于遇到了一部熟悉的电影《苏菲的抉择》,决定本学期课程增加这个内容。这部电影是根据获得1968年普利策奖的美国作家威廉·斯蒂伦带有自传色彩的畅销小说改编的。就在前不久,作家在麻省马撒葡萄园岛病逝,享年81岁。

 

《苏菲的抉择》讲的是纳粹德军占据波兰时期,一名女子如何逃过大屠杀浩劫,最终去无法挽回心灵的沉沦。记得很早就看过《苏菲的抉择》,后来收过一套DVD,前几天FH又出了一套收藏版,又燃烧起我再次欣赏的欲望。影片拍摄于1982年,导演是艾伦·帕库拉。帕库拉属于好莱坞那种技巧娴熟、擅长拍社会批判性题材的实力派导演。比如他的著名电影《总统班底》,就是以“水门事件”为背景,曾获得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导演。帕库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擅长挖掘女演员的演技,许多女演员都在他的电影里大放光彩。如简·方达,就是因主演帕库拉的《克卢特》(又译《花街杀人王》)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还有本片,著名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也是因为主演《苏菲的抉择》第一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苏菲的抉择》放映后反响强烈,成为二战题材电影中的一部经典,在反映战争给人类心灵造成的创伤上,其震撼的力度我觉得可与《广岛之恋》媲美。

除了艾伦·帕库拉出色的改编,影片最大的看点自然是女主角梅丽尔·斯特里普出色的演技。她在电影中的表演被影评家誉为影史上最高难度的表演。影片中的女主人公苏菲的口音是略带有波兰口音的英语,为此,梅丽尔·斯特里普下大功夫学习语言,向人物靠拢。在影片中,苏菲的一生中有两次不得不作出致命的抉择:一次在波兰,被送到奥斯威辛集中营后,德国人告诉她,她的一对幼年儿女,只能留下一个,否则都要处死。最后她留下了儿子,看着小女儿被德国士兵拖走,渐行渐远,苏菲的哭嚎如撕心裂肺。第二次是在纽约,从集中营里面幸存下来的苏菲,遇到了犹太青年内斯,两人深深相爱。这时,一个年轻的美国作家斯丁克闯入他们的生活,斯丁克深深的爱上了饱受磨难的苏菲。内斯由于家族曾被纳粹迫害造成的阴影,是个精神病人。一次,内斯严重发病,苏菲的生命受到威胁,斯丁克带着苏菲回到自己的家乡,并郑重向苏菲求婚。但是,苏菲第二天还是回到内斯身边。她和内斯双双服毒自杀。

 

与《广岛之恋》中的女演员、《长别离》中的失忆丈夫、《伊万的童年》中的伊万一样,战争彻底摧毁了苏菲们的生活,即使他们在战争中幸存下来,可战争对人类心灵的荼毒,使人类百劫不返。正如《苏菲的抉择》最后一个如油画般美丽的镜头所展示,苏菲和内斯恬静地离开这个给予他们巨大伤害的人世。现实世界充满了噩梦,只有死亡才充满安详,凄美无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第一次网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