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攝T台

标签:
摄影快门t5iso光圈文化 |
转自CCF的Chaos教主9 |/
e& K3 h9 u5 D" I8 S
======================================================
首先, 拍攝T台的技巧在無忌有多個主題在討論. 有興趣應該去看看例如元素等DX的經驗分享, 絕對比聽我講好. 如果非要問我, 我那就說說我的看法.$ k+ v8 z# p& Y
相機: 數碼單反, 這個題材膠片機已無立足之地.& E! U3 [- w% s' o
鏡頭: 這個嘛, 光圈越大越好. 定焦光圈大點, 可以吸更多現場光, 變焦則構圖靈活. 一般來說, 70-200/2.8是最常用鏡頭(帶防抖的更秒).* D; ~/ T- { X& x, `'
L
/ p8 K: Z @' J
三腳/單腳: 如果用300/2.8之類, 可以考慮, 否則不用, 始終機動性太差, 容易錯失時機.
閃光燈: 不用! 實在太暗怎辦? 不拍! 當然, 你想用也可以, 只是我沒這本事.2 j6 F, ^$ |5 W2 I8 B" B# q/ x
" ~! O$ a8 x8 k% Z
拍攝模式: 手動並根據現場光線變化加以補償. 有些人說要點測模特的臉. 但我認為你的主意力應該儘量集中到"抓時機"上, 而不是如何把點測精確地落在她臉上. 舞台燈光經常是變化多端的, 即使點測你也一樣要補償, 何必呢?
對焦: 單張對焦. 這個對相機的暗處對焦能力, 速度, 和快門時滯都是個考驗, 尤其是拍攝正在走的模特, 最好是一直不斷的半按快門對焦, 既可以保持防抖功能處於活躍狀態, 也可以在真正拍的時候鏡頭走最小的行程就能到達焦掉, 但求實拍時快門能一按到底. 至於連續對焦, 對於追焦能力弱的機器最好別試. 因為相機在偵察物體移動到發出指令重新對焦有個時滯, 而且追焦模式即使不中焦快門也是可以按下去的.
% y1 L( D3 j2 w1 k( n# P
快門速度: 行走中的模特起碼要1/125, 速度越快越好. 這個速度, 要在光圈和ISO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如果快門已經不是很快, 就千萬不要收小光圈去增加景深增加鏡頭解像力或減低ISO以減少噪音. 速度, 才是你最需要的東西.
白平衡: 一般在3000-3400K之間, 但也有的會改用一到兩盞強力的spot light做主光, 那樣的話, 就是5600K左右. 當然, 用RAW, 後期慢慢搞也行.' R6 h4 k+ q# p; @! H
拍攝時機: 拍正在走的, 要數拍子. 以模特前腳著地後腳剛剛提起為最佳. 最糟糕的是後腳著地前腳在半空正要踩下來, 腳底對著觀眾, 可以當廢片處理. 當然, 能用一秒10張大包圍就肯定有張好的了. 但在我沒有這種相機之前是不會提倡這種沒有技術成分的拍攝方式的. 到模特走到最前, 會作半秒(有時候真的只有半秒)到幾秒的停留, 拍那個就容易多了.6 d6 W- P, q9 K6 k! {
; h6 u, [: u \# A/ s% s
位置: 這個最關鍵了. 最中間是王位, 模特都必定會看中間, 而且在中間拍畫面最平衡. 但這位置一般會被攝影機或者首席攝影師/記者等佔據, 所以就只能儘量靠中間了. 在旁邊拍的, 你會發現邊上吃的光不好, 可能需要更高的ISO. 而中間的位置, 又以高位為最佳, 因為在高點的位置拍, 容易拍到全身, 畫面層次感也好, 而那條runway也會向後延伸出去. 低角度的話, 一般都是用比較廣一點的鏡頭拍了, 我不喜歡. 一來變形, 二來舞台的背景沒了, 變成天花板, 還很容易被上面的射燈直射入鏡頭." J7 q# |2 @' J/ {3 |
構圖: 我認為, 有條件的話, 最好能拍到全身的. 千萬別拍大頭, 因為你不是在拍人像. 一個設計師的作品, 是從頭到腳包括鞋子的. 但受客觀因素影響, 沒好位置也很難拍到全身. 很容易被台前的腳燈, 觀眾甚至其他攝影師檔到.! e" [' ]5 a. P- z
7 h2 c8 ?9 r3 W
好了, 光說不練也不行, 上組我上星期拍回來的時裝秀. 時裝秀很多種的, 不是所有都有"T"台, 我拍這個就沒有, 之間在觀眾之間走.
======================================================
首先, 拍攝T台的技巧在無忌有多個主題在討論. 有興趣應該去看看例如元素等DX的經驗分享, 絕對比聽我講好. 如果非要問我, 我那就說說我的看法.$ k+ v8 z# p& Y
相機: 數碼單反, 這個題材膠片機已無立足之地.& E! U3 [- w% s' o
鏡頭: 這個嘛, 光圈越大越好. 定焦光圈大點, 可以吸更多現場光, 變焦則構圖靈活. 一般來說, 70-200/2.8是最常用鏡頭(帶防抖的更秒).* D; ~/ T- {
/ p8 K: Z
三腳/單腳: 如果用300/2.8之類, 可以考慮, 否則不用, 始終機動性太差, 容易錯失時機.
閃光燈: 不用! 實在太暗怎辦? 不拍! 當然, 你想用也可以, 只是我沒這本事.2 j6 F, ^$ |5 W2 I8 B" B# q/ x
" ~! O$ a8 x8 k% Z
拍攝模式: 手動並根據現場光線變化加以補償. 有些人說要點測模特的臉. 但我認為你的主意力應該儘量集中到"抓時機"上, 而不是如何把點測精確地落在她臉上. 舞台燈光經常是變化多端的, 即使點測你也一樣要補償, 何必呢?
對焦: 單張對焦. 這個對相機的暗處對焦能力, 速度, 和快門時滯都是個考驗, 尤其是拍攝正在走的模特, 最好是一直不斷的半按快門對焦, 既可以保持防抖功能處於活躍狀態, 也可以在真正拍的時候鏡頭走最小的行程就能到達焦掉, 但求實拍時快門能一按到底. 至於連續對焦, 對於追焦能力弱的機器最好別試. 因為相機在偵察物體移動到發出指令重新對焦有個時滯, 而且追焦模式即使不中焦快門也是可以按下去的.
% y1 L( D3 j2 w1 k( n# P
快門速度: 行走中的模特起碼要1/125, 速度越快越好. 這個速度, 要在光圈和ISO之間取得一個平衡. 如果快門已經不是很快, 就千萬不要收小光圈去增加景深增加鏡頭解像力或減低ISO以減少噪音. 速度, 才是你最需要的東西.
白平衡: 一般在3000-3400K之間, 但也有的會改用一到兩盞強力的spot light做主光, 那樣的話, 就是5600K左右. 當然, 用RAW, 後期慢慢搞也行.' R6 h4 k+ q# p; @! H
拍攝時機: 拍正在走的, 要數拍子. 以模特前腳著地後腳剛剛提起為最佳. 最糟糕的是後腳著地前腳在半空正要踩下來, 腳底對著觀眾, 可以當廢片處理. 當然, 能用一秒10張大包圍就肯定有張好的了. 但在我沒有這種相機之前是不會提倡這種沒有技術成分的拍攝方式的. 到模特走到最前, 會作半秒(有時候真的只有半秒)到幾秒的停留, 拍那個就容易多了.6 d6 W- P, q9 K6 k! {
; h6 u, [: u
位置: 這個最關鍵了. 最中間是王位, 模特都必定會看中間, 而且在中間拍畫面最平衡. 但這位置一般會被攝影機或者首席攝影師/記者等佔據, 所以就只能儘量靠中間了. 在旁邊拍的, 你會發現邊上吃的光不好, 可能需要更高的ISO. 而中間的位置, 又以高位為最佳, 因為在高點的位置拍, 容易拍到全身, 畫面層次感也好, 而那條runway也會向後延伸出去. 低角度的話, 一般都是用比較廣一點的鏡頭拍了, 我不喜歡. 一來變形, 二來舞台的背景沒了, 變成天花板, 還很容易被上面的射燈直射入鏡頭." J7 q# |2 @' J/ {3 |
構圖: 我認為, 有條件的話, 最好能拍到全身的. 千萬別拍大頭, 因為你不是在拍人像. 一個設計師的作品, 是從頭到腳包括鞋子的. 但受客觀因素影響, 沒好位置也很難拍到全身. 很容易被台前的腳燈, 觀眾甚至其他攝影師檔到.! e" [' ]5 a. P- z
7 h2 c8 ?9 r3 W
好了, 光說不練也不行, 上組我上星期拍回來的時裝秀. 時裝秀很多種的, 不是所有都有"T"台, 我拍這個就沒有, 之間在觀眾之間走.
前一篇:飘过东大校园上空的云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