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当选“2008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

标签:
文化演出动态沈阳资讯杂谈辽宁音乐台贺视觉主持人张连贺休闲 |
|
||
---|---|---|
|
10月24日晚,在杭州富阳举行的2008年中国国际休闲论坛上,沈阳当选“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作为重工业城市的沈阳获得过无数的荣誉,但这次获得的荣誉中或许是很特别的一个:这一荣誉不再是对其工业能力的肯定,而是对其宜居性的褒奖。
论坛组委会将沈阳诗意地定性为“集阳刚气质与似水柔情为一体的休闲文化名城”。
“作为中国东北第一大城市和重工业基地,这里曾有‘东方鲁尔’的美称。而围绕‘水’的气质的一系列的旅游休闲产业布局优化、升级,使得城市不仅具有了阳刚气质,更多的是拥有了休闲城市的似水柔情。”颁奖词如是评价沈阳。
沈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戴均良代表沈阳接受了这一荣誉,在随后的即兴发言中,戴均良副市长言简意赅地向在座的领导、嘉宾和诸多国内外媒体推介了沈阳作为特色休闲城市的具体内涵。
其实这已不是沈阳第一次获得与“宜居城市”概念相关的荣誉了。2005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沈阳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沈阳市成为全国继贵阳之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殊荣第二座城市。
获此殊荣的其他8个城市分别是大连市、南京市、银川市、扬州市、聊城市 、九江市 、呼伦贝尔市、安阳市和舟山市。
2008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评选,要求参与城市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气候条件、休闲设施及开放程度符合“休闲城市”概念,并由推选委员会审定通过;此外,当地休闲内容的特色在全国需处于领先地位,具有独特性。
(钱建辉)
观点精选
马惠娣:休闲城市应绽放人性之美
“休闲城市在于复兴城市文脉、绽放人性之美”。在2008中国国际休闲论坛“我国休闲产业政策解读”主题报告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休闲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教授的观点很有启发性。
马惠娣教授通过具体事例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对于休闲城市的界定和要求,对中国刚刚兴起的休闲城市理念进行了正本清源的理性思考,指出休闲城市的建设和评选,“如果忽视、甚至忽略对城市与休闲灵魂的理解,那么,将来以‘休闲’命名的城市将无法可依、无共同标准可依,最终我们的城市将进入新的困顿与混乱之中”。(钱建辉)
相关阅读
2008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
2008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于10月24日在杭州拉开帷幕,数百名休闲产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齐聚一起,共商中国休闲产业发展大计。
论坛开幕式上,宣读了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昌智发来的贺信,贺信指出在2020年底,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休闲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是中国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论坛由求是《小康》杂志社、杭州市人民政府、浙江大学、世界休闲组织联合主办,为期两天。论坛吸引了诸多媒体到会采访报道。组委会推出的“2008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2008中国十大文化休闲基地”、“2008中国十大生态休闲基地”、“2008中国十大温泉休闲基地”、“2008中国四大休闲名山”等评选奖项,将对整个休闲产业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为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金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