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急之下,脱口而出一个自己都不太懂的词

(2007-11-28 23:40:25)
标签:

知识/探索

有些词汇,虽然见过,可是情急之下还是会脱口而出的。上次说了一个投鼠忌器、鳞次栉比,今天又脱口而出一个借光。晚上打电话定饭,楼下的小店,取的时候,人特别多,前面有一位正站在门口打电话,我就来了一句:“抱歉,借下光”,说完自己都惊讶了。从来没有说过的词怎么脱口而出,上班的路上还在思索。明明是借“路”,为什么说成借“光”呐。到了台里,马上查词词典,导播间和直播间各一本,最新版的,就是为了方便主持人在较不准的情况下以备不时之需。

 

“借光”这个词是咱中国自古已有的传统。,而且现在已经成了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而且它要取之有道,就像月亮取太阳的光一样,因为它的取之有道,所以它把太阳的刺眼的光变成了自己那皎洁.温柔的光,使很多人更加偏爱于月亮的光。

 

借光的由来只是一个勤劳姑娘的故事,讲述的是这位家境贫寒的姑娘,因买不起灯烛,所以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拒绝她来。但这位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了。而西汉人匡衡借光的故事都是大家熟知的。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但又非常喜欢读书,晚上家里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读书。他的努力学习的精神打动了我们一代一代的青年朋友。

 

而当今的借光,已不是西汉的时候,那个匡衡的穷小子把邻居的墙壁凿了个小洞借光来看书了,而是娱乐圈里能让自己发红发紫的必要工具了。光者,知名度也,点击率也,没有这个,在娱乐圈里做什么也不方便。于是,匡衡老先生首创的凿壁借光法也被迅速发扬光大。被他们肆无忌惮的利用。在当今的娱乐圈中每个明星都要借光抄做自己,以达到能够大红大紫或者可以让书和专辑大卖。就说黄健翔出书时,马上闹出黄健翔夫妇离婚是因为“超女”张靓颖。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自然他的书也大卖了一下。但我觉得这真的是一种很卑劣的手段,好比偷偷把人卧室的墙凿了大洞用来照明,不仅可耻,还可恨。

 

也许今日的借光已真的今非昔比了,套用一句中国古话,君子爱光,请借之有道!“借光”一词是咱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之词,是人们普遍使用的礼貌用语。是青少年的一个无价的宝藏,它是千百年前古代的人们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是应该流传给我们下一代的东西!因为它是无价的瑰宝

 

结论,我所说的借光,只是借个方便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感觉静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