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满城尽看黄金甲

(2006-12-15 21:20:51)
人哇哇多,票嗷嗷贵。
满城尽看黄金甲!
为什么要去看《黄金甲》,只能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不过我可不愿意感谢“二张”,只能说他们再次燃烧大量的人民币,不出所料地故技重演了一次而已。
  
  故事蓝本是大剧作家曹禺先生的。我一介草民,并不图用诋毁大人物换来眼球,只想说一句憋了十几年的真话,《雷雨》本身就不怎么样,它对中国的戏剧历史只能说有先驱的贡献,而并非所谓经典。其本身硬伤太多,人物性格突兀,铺垫不够,戏剧冲突造作,没有水到渠成的流畅。只因天时地利,在历史的因缘下成了阶级斗争的获利者而已。
  
  不知道是否为了尊重先人,《黄金甲》改动不多,甚至很多对白都照搬原著,而这恰恰是让人窝火的一点。你说我不远千里,跑去看一个耳熟能详很久的故事,不就是渴望一个惊喜吗?而你张艺谋也太懒了一点,改来改去还是那点东西,相比之下,《夜宴》的改编效果要强上一个档次了。
  
  看的过程中有几次笑场。当然,笑场在张导的大片放映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倒并未觉得那几场笑场的戏有多滑稽,只是觉得很别扭,从头到尾我都觉得这戏很别扭。完了之后认真想想,还是得怪曹禺先生,剧情本身就很突兀,爱恨情仇没有一个自然而然的铺垫,仅凭几句轻描淡写的话,人物之间就有了死去活来的爱,死去活来的恨。唉,张艺谋还是那个拍《红高梁》的张艺谋,大片这种活,他还是驾驭不了,否则他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同样的错误呢?
  
  至于本片的几个重要卖点,恐怕全是为了争取男性眼球,对我这样的观众而言有点味同嚼腊。成百上千的女眷刺眼的爆奶,并未传达出大唐神韵;锦衣华服,黄金殿堂,很快让人陷入审美疲劳;而烧钱打造的“黄金甲”兵刃相交的大场面,更像一场“蝗灾”之后的盛大集体操表演,看来张艺谋在为2008奥运开幕式热身了。
  
  说真的,作为第一批观看本片的观众,只感觉很累,经历过太多“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大片后,已经丝毫没有那种欲将心中愤懑一吐为快的冲动了。并不是因为没有更新鲜的评语来娱乐大众振奋人心。而是,无论你是“砸张”还是“捧张”,都是幼稚的;“砸”和“捧”,都是人家商业运作的一部分。无论你说什么,资本家还是那批资本家,还是照样屡试不爽的靠资本运作来娱乐市场圈钱;导演还是那个导演,依然挥舞镜头继续拷贝豪华垃圾商业奇迹;观众还是那批观众,还是喜欢花钱去看人家怎么烧钱来得热闹。
  
  因为,这就是中国的电影市场。
  
  或者,让耳根清净,让票房继续飘红,让疯狂继续疯狂,让批评变成自嘲,才是一个无奈的影迷能做的。
  
  
  PS:为了对得起如此豪华的阵容,其中甚至有两位我喜爱的演员,还是附上几句点评吧:
  
  
  周润发:发哥天生帝王相,对于这种角色自然是手到擒来。评价应该说是无功无过吧。
  
  巩俐:这种苦情角色一向是巩俐的长项,因此对她的评价与发哥一样。只是感叹岁月如飞刀,巩俐大姐的双下巴太吓人了。可笑此片的贴片广告里还有她代言的某提拉紧致精华,真担心会不会惹上官司呀。
  
  周杰伦:应该说,他的演技相比《头文字D》要进步了。但是当我们的杰王子带领众叛军挥动大刀的时候,活脱脱一个“脚踏五彩祥云,身披金色盔甲”的至尊宝。
  
  刘烨:唉,这老实孩子,我敢说,他要再继续接这种不阴不阳的角色,早晚把自己给毁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