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 |
最近听了一首歌,感动了.现在很少感动了.足见歌中情感的真挚,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有了酷狗,歌都听烦了,下了一首,听上两遍就够了.偶尔听到这首歌,你会发现,哎,感觉不一样了.下一个听听吧.绝对的调味.浮躁的城市生活从些变得清新.
草帽歌(日本电影《人证》插曲)
背景介绍:
《草帽歌》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引起轰动的日本影片《人证》的主题歌,《人证》是一部揭露人性阴暗面的电影。由大卫·保尔森和松山善三根据小说家森村诚一小说改编成剧本,导演左藤纯弥,乔治·肯尼迪、岗田叶莉子领衔主演,日本东映株式会社制片。
影片情节是:在东京皇家饭店的电梯里,一个美国黑人青年突然被刺死。经调查得知,死者叫焦尼,是从美国来日本寻找生身母亲的。那么,是谁杀死了焦尼?他的母亲又是谁?经过警察一系列的侦破真相大白,原来杀死焦尼的正是他要寻找且已找到的母亲---日本服装设计师八杉恭子。焦尼的的黑人父亲威尔夏1946-1949年曾经服兵役到过日本,当时的八杉恭子为了谋生与作为士兵的威尔夏同居而生下黑孩子焦尼。后来威尔夏带孩子回到美国。事隔多年以后,儿子焦尼万里寻母,母亲八杉恭子为了保护自己的荣誉和地位,保住另一个后来生的儿子恭平的前途,将焦尼杀死了。恭平因犯罪逃往美国终被警方击毙。当八杉恭子正在1978年度服装设计授奖大会上获得大奖时,警察到会场拒捕杀手。八杉恭子看到两个儿子都死了,难以克制内心的痛苦和复杂的情感,来到断崖前自杀了。
《草帽歌》的歌词出自西条八十的同名诗作。歌曲以女主人公八杉恭子的黑人儿子焦尼的口吻唱出,深沉、哀婉的歌声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眷恋和失去母爱的悲哀。这是一首地道的黑人歌曲,有趣的是原唱者乔山中与他扮演的剧中人焦尼的身世极为相似,也是美国黑人与亚裔的后代。他曾于十年前来中国演唱这首歌,并受到欢迎。由于《草帽歌》既有难度又极具听觉冲击力,因此一直是检验流行歌手实力的试金石,并久唱不衰。我国曾有牟玄甫、程琳等许多翻唱版本,崔健的演唱沙哑却极具磁性,具摇滚风格,最新的诠释则来自韩磊。
草帽歌(电影人证插曲)
词:西条八十
ma ma do you remember,
妈妈你可曾记得
the old straw hat you gave to me,
你送给我那草帽
i lost that hat long ago,
很久以前失落了
flew to the foggy canyon.
它飘向浓雾的山岙
yeah ma ma i wonder
耶哎妈妈那顶草帽
what happened to that old straw hat,
它在何方你可知道
falling down the mountain side
掉落在那山坳
out of my reach like your heart.
就像你的心儿我再也得不到
suddenly that wind came up,
忽然间狂风呼啸
stealing my hat from me yeah.
夺去我的草帽耶哎
swirling whirling gust of wind,
高高卷走了草帽啊
blowing it higher away.
飘向那天外云霄
ma ma that old straw hat
妈妈只有那草帽
was the only one i really loved,
是我珍爱的无价之宝
but we lost it.
但我们已经失去
no one could bring it back,
没有人再能找到
like the life you gave me.
就像是你给我的生命
妈妈你可曾记得
the old straw hat you gave to me,
你送给我那草帽
i lost that hat long ago,
很久以前失落了
flew to the foggy canyon.
它飘向浓雾的山岙
yeah ma ma i wonder
耶哎妈妈那顶草帽
what happened to that old straw hat,
它在何方你可知道
falling down the mountain side
掉落在那山坳
out of my reach like your heart.
就像你的心儿我再也得不到
suddenly that wind came up,
忽然间狂风呼啸
stealing my hat from me yeah.
夺去我的草帽耶哎
swirling whirling gust of wind,
高高卷走了草帽啊
blowing it higher away.
飘向那天外云霄
ma ma that old straw hat
妈妈只有那草帽
was the only one i really loved,
是我珍爱的无价之宝
but we lost it.
但我们已经失去
no one could bring it back,
没有人再能找到
like the life you gave me.
就像是你给我的生命
日本推理影片《人证》是我很喜欢的一部外国电影。这不在于它曲折推理的案情,以及这一案情所表现的战后近30年中从日本到美国的时空的遥阔。我喜欢的是电影编导刻意企求的它的内在哲理涵义和对人类人生与时世中的不平与苦难的深刻的痛感与同情心。而所有这一切,都集中地通过女主人公八杉恭子的屈辱的过去身世、她的后来的发迹,直到最后自我毁灭的一生的悲剧性遭遇来表现的。
我并不像大多数观众那样,极力去对亲手杀死自己亲生的黑儿子的女主人公八杉恭子作单纯的道德与性格品质上的谴责,因为我觉得这并不是影片原著者与电影编导写作与拍摄这部作品的本意。应该说,八杉恭子并非一个只有单方面的酬世于虚荣浮华、为人则狠毒残忍的女人;而应该说她是一个有着复杂人生观、带有分裂性二元性性格的人物。她有自己的饱尝过种族歧视与民族压迫的辛酸苦果的令人同情的一面,又有一旦居高临下时歧视自己的半异种半异族的黑儿子的令人唾恶的一面。而后一面的原因,则又是在于她害怕昔日战时年月的那种曾经带来自己的屈辱与丧失人的尊严的苦难生涯会再度重现到她脑海的回忆中来的缘故。她珍视自己用心血开创与争得的眼下全新的华丽的生活方式,而主要是珍视她的那种受到周围世界承认与尊重的真正合人性的社会地位。这一切都是作为一个人,其追求应得的人生幸福的自身权利所表现的人性美好的一面。但是,历史与生活的辩证法使影片摆出一个新的残酷的事实于其面前,让她必须做出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是要一个对她已成过去、已是陌生的闯入者的黑儿子,还是要那种对她已经习惯了的自得自满、歌舞生平、荣华富贵、带艺术性商业性的社交生涯?在瞬息间,八杉恭子做出了,或者说是她所囿于的社会地位与社会环境,使她不能不做出了一种错误的选择——杀死前者,保全后者。然而,这是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的选择、罪恶的选择——这就事与愿违地导致了她的一生,包括为她珍视的一切的最终毁灭。
在临毁灭之前,八杉恭子觉悟了,但是已经晚了。影片的感动人心的地方正在于揭示了八杉恭子一时表现的(却不是一时造成的)那种非人性的残忍的罪恶与最终的合乎人性的“良心发现”的懊悔与自责的对照。
八杉恭子的过去的悲惨身世决定了她是会在残酷的事实面前觉醒的。我十分喜欢听八杉恭子在为其时装设计授大奖的仪式上获悉其两个儿子都已死去的消息而陷入不可控制的、真正出自其内心悲痛的绝望所做的那一长段自我谴责罪恶、自我懊悔与痛惜铸成错误的动人心魂的表白。八杉再度吟诵了那首曾经是表达当年夫妻互恋、母子互爱之情的西条八十的“草帽”诗——在从碓冰到雾积去的半路上,一阵风吹来,孩子失去了妈妈买给他的、自己那么心爱的草帽;它飞到悬崖下的山涧,再也不会回来了。孩子在呼唤妈妈,孩子在向妈妈懊悔、痛惜与自责地反复告诉着失去草帽的心伤……。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任何人,在孩提时代都会发生过的那种由于一件自己心爱的东西,因为自己的原因不慎永远失却而产生的不可弥补的痛悔心情——尽管父母再三安慰,答应再去同样买一件来,总不能补偿自己心灵上的那种无限创伤般的痛失心情——而西条八十的“草帽”诗传达的正是这样一种真切的伤感心情。它与影片女主人公八杉恭子永远失去儿子的心情切切相印。影片中与“草帽”诗糅合一起表达的八杉恭子最后懊悔与自责的一席话,是影片最精华的部分,也是影片的小说原作者与电影编导创作意图的真谛的集合点。八杉恭子的自悔乃至自杀,表现与证明了人性在她身上的最终复活。八杉恭子自我毁灭的悲剧的积极的意义就在于此。
因此,影片作者显然指望人们不应当把谴责的矛头仅仅对准八杉恭子。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人类白种、黄种、黑种诸种族间的互不信任的隔阂与排外,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与压迫,乃至男人对女人的歧视与压迫的这种种人类间的不平等的社会关系的传统习俗的劣根性,乃是影片所要加以谴责的真正目标。直到今天,这种非人性的造成人类成员间的一桩桩悲剧性冲突的终极原因,也并没有能被消除,它也不是由人类现在的一代、两代人的努力所能消除得了的。但是,人类中一切正义的有人性的人们都会努力去逐步消除它。人类终究会自己起来克服自身身上所表现的一切非人性的耻辱的传统习俗的罪恶。这或许是人类终究会表现为还有着人性的证明。无疑,影片《人证》的现实而深远的内在哲理涵义,影片《人证》的片名的寓意,就在于此
我并不像大多数观众那样,极力去对亲手杀死自己亲生的黑儿子的女主人公八杉恭子作单纯的道德与性格品质上的谴责,因为我觉得这并不是影片原著者与电影编导写作与拍摄这部作品的本意。应该说,八杉恭子并非一个只有单方面的酬世于虚荣浮华、为人则狠毒残忍的女人;而应该说她是一个有着复杂人生观、带有分裂性二元性性格的人物。她有自己的饱尝过种族歧视与民族压迫的辛酸苦果的令人同情的一面,又有一旦居高临下时歧视自己的半异种半异族的黑儿子的令人唾恶的一面。而后一面的原因,则又是在于她害怕昔日战时年月的那种曾经带来自己的屈辱与丧失人的尊严的苦难生涯会再度重现到她脑海的回忆中来的缘故。她珍视自己用心血开创与争得的眼下全新的华丽的生活方式,而主要是珍视她的那种受到周围世界承认与尊重的真正合人性的社会地位。这一切都是作为一个人,其追求应得的人生幸福的自身权利所表现的人性美好的一面。但是,历史与生活的辩证法使影片摆出一个新的残酷的事实于其面前,让她必须做出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是要一个对她已成过去、已是陌生的闯入者的黑儿子,还是要那种对她已经习惯了的自得自满、歌舞生平、荣华富贵、带艺术性商业性的社交生涯?在瞬息间,八杉恭子做出了,或者说是她所囿于的社会地位与社会环境,使她不能不做出了一种错误的选择——杀死前者,保全后者。然而,这是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的选择、罪恶的选择——这就事与愿违地导致了她的一生,包括为她珍视的一切的最终毁灭。
在临毁灭之前,八杉恭子觉悟了,但是已经晚了。影片的感动人心的地方正在于揭示了八杉恭子一时表现的(却不是一时造成的)那种非人性的残忍的罪恶与最终的合乎人性的“良心发现”的懊悔与自责的对照。
八杉恭子的过去的悲惨身世决定了她是会在残酷的事实面前觉醒的。我十分喜欢听八杉恭子在为其时装设计授大奖的仪式上获悉其两个儿子都已死去的消息而陷入不可控制的、真正出自其内心悲痛的绝望所做的那一长段自我谴责罪恶、自我懊悔与痛惜铸成错误的动人心魂的表白。八杉再度吟诵了那首曾经是表达当年夫妻互恋、母子互爱之情的西条八十的“草帽”诗——在从碓冰到雾积去的半路上,一阵风吹来,孩子失去了妈妈买给他的、自己那么心爱的草帽;它飞到悬崖下的山涧,再也不会回来了。孩子在呼唤妈妈,孩子在向妈妈懊悔、痛惜与自责地反复告诉着失去草帽的心伤……。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任何人,在孩提时代都会发生过的那种由于一件自己心爱的东西,因为自己的原因不慎永远失却而产生的不可弥补的痛悔心情——尽管父母再三安慰,答应再去同样买一件来,总不能补偿自己心灵上的那种无限创伤般的痛失心情——而西条八十的“草帽”诗传达的正是这样一种真切的伤感心情。它与影片女主人公八杉恭子永远失去儿子的心情切切相印。影片中与“草帽”诗糅合一起表达的八杉恭子最后懊悔与自责的一席话,是影片最精华的部分,也是影片的小说原作者与电影编导创作意图的真谛的集合点。八杉恭子的自悔乃至自杀,表现与证明了人性在她身上的最终复活。八杉恭子自我毁灭的悲剧的积极的意义就在于此。
因此,影片作者显然指望人们不应当把谴责的矛头仅仅对准八杉恭子。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人类白种、黄种、黑种诸种族间的互不信任的隔阂与排外,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与压迫,乃至男人对女人的歧视与压迫的这种种人类间的不平等的社会关系的传统习俗的劣根性,乃是影片所要加以谴责的真正目标。直到今天,这种非人性的造成人类成员间的一桩桩悲剧性冲突的终极原因,也并没有能被消除,它也不是由人类现在的一代、两代人的努力所能消除得了的。但是,人类中一切正义的有人性的人们都会努力去逐步消除它。人类终究会自己起来克服自身身上所表现的一切非人性的耻辱的传统习俗的罪恶。这或许是人类终究会表现为还有着人性的证明。无疑,影片《人证》的现实而深远的内在哲理涵义,影片《人证》的片名的寓意,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