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化 |
这个五一主持并参加了不少的婚礼,同时也多了不少的疑问:
1、一对三好街搞硬件发家的新婚夫妇到马尔代夫和爱琴海分别取景拍的豪华婚纱,而且全部婚纱都是定作。行程+拍摄共花费了8万多银子,拍摄的水准比张子怡在《艺伎回忆录》剧照的品质还高,为了什么?拍完就成明星了吗?
2、一个中层社会人士用两个月的工次分别租了两辆加长林肯,(原以为沈阳没有这样的车,黑白各一辆,)为什么呢?就为了坐那么一会儿,给人看一下?
3、某军区的一个长官子女,有人在吃饭时随了三个本,原来不知道送钱是为什么?现在想问送这么多为什么?表达情感一定要用钱?
4、单位一同事在会馆请了70多桌,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找来那么多人见证为什么尼?
5、钱随来随去就是人情了吗?帮忙上互相一下可以在生活上更便利些,钱相互的串换一下能起到资本流通的作用?
外国人的婚礼也主持过,去年的十月份,两个美国人(一个外教,一个作文化事业)在友谊宾馆的草坪上举行,仪式后是自助式冷餐会,不会象我们周围的朋友那样,剩下大多数的食物,参加婚礼的仅13个,还包括了两位家长。我们要不要改变一下婚礼的陋俗了?
有人说我:你只不过是用一个人的躯体在过着佛的生活,我想,佛看到了这些,也不会理解以上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