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消暑的汤峪
标签:
旅游休闲 |
在关中地区有俗话说:秦岭七十二峪。自古以来,秦岭北坡的各个山峪都是清凉避暑的极好去处。近些年来,每到夏季,西安市民纷纷涌进这些山峪里躲避酷热,享受清凉。而很多山峪里的农民抓住了商机,纷纷建起“农家乐”,有吃有住,更加引得都市里的市民常常进山小住,甚至久住,清闲自得。
近来,西安连续10多天的35℃甚至37℃以上高温天气,酷热难耐,人们抱怨老天爷怎么还不下雨。凭窗远望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近看纹丝不动的树叶,只听见知了干燥的鸣叫声一阵接着一阵。此时,不禁想起了前些天躲进蓝田县汤峪消暑的清爽日子,惬意十分。
西安的周边有2个汤峪,都有温泉,并且早在古代就已被利用,一直为关中地区的人们所熟知。这2个汤峪,一个属蓝田县,另一个属眉县。为了区分,习惯上把前者称之为东汤峪,而把后者称之为西汤峪。因蓝田县汤峪距离西安城较近,仅数十公里,这些年,汤峪镇利用温泉开辟的洗浴、疗养的场所繁多,从而牵动了小镇的城镇化发展。
我们之所以选定去蓝田县汤峪消暑,那是早有准备的。有朋友几年来逢夏就在汤峪住上个把月。去年秋天,我们进了汤峪,在沟里徒步走走,见大山植被覆盖,汤峪河流水不绝,一派秋色,而且农家不很多,十分宁静。我们也对一些农家乐作了了解,最终还是选定朋友常住的那家农家乐作为我们消暑小住的地方。这不,当西安已多日30多度时,我们就进到汤峪了。而此时,我们入住的那家农家乐已住有10人左右,且有的已住了20余天。山里山外的温差十分明显。当我们进入汤峪沟口不多时,就觉得很有凉意了,待来到汤三村,却没有一丝暑气,很凉爽。我们先坐在楼前的大棚下喝茶聊天,尽情享受清凉,让从都市带来的还剩下的一丝暑气尽快挥发。
汤峪沟的农家乐很多,从前沟的汤一村到后沟的汤二村和汤三村都有,一般都是包食宿按天计费,也可以不住而只用餐。农家乐多为三层的小楼,房间全是客房,客房内设有卫生间,还有电热水器供热水。每日三餐是农家饭。只要干净卫生,饭菜做得还行,就适合入住。我们来时,汤峪沟里已入住了很多客人,极大多数是老年人,有的还带来5、6岁大的小孩,都是为了享受山里的清新、清凉、清爽。
我们在这里住了2晚,感受到了农家乐的乐趣,十分悠闲。到来的当天中午恰逢下大雨,站在二楼窗前眺望,雨中的山色也是美景,多么原汁原味。
http://s2/mw690/001kbjswty6L8EKnzQ5d1&690
http://s13/mw690/001kbjswty6L8ELmjtq2c&690
房东两口都年近40岁,脾气好又能干,还很讲究干净。每日三餐,到时间就能吃上可口的农家饭菜。
这里没有暑热。每个上午、下午和傍晚,我们都漫步在山沟里,尽可能多地与大自然保持“零接触”。整个汤峪沟里通有一条水泥路面的大路,其宽度可容两辆小车谨慎会车。另外,其支沟如大东沟和刘家沟也通了水泥路。
我们曾走到这条水泥路面大路的尽头,汤四村有几户农家在那儿,而连接着的原来的土路继续往汤峪沟深处延伸,那里面还有汤四村的农家。眼见此土路是个大上坡,坡上树林茂密。往返沿路所见:宽阔一些的地方建有农舍,或者被开垦为农田,种有玉米;有的农舍山墙上和山边石崖缝中放置有养蜂箱;河里的白鹭在觅食,未待我们接近就飞上了树枝头;天很蓝,朵朵白云缓慢地移动,并且渐渐地由厚变薄……
http://s12/mw690/001kbjswty6L8F2YwUrcb&690
http://s11/mw690/001kbjswty6L8F2H1KW8a&690
http://s14/mw690/001kbjswty6L8F3mBl38d&690
http://s5/mw690/001kbjswty6L8F3F6n2f4&690
http://s8/mw690/001kbjswty6L8F43mFV07&690
http://s5/mw690/001kbjswty6L8FyHQuE64&690
http://s2/mw690/001kbjswty6L8F4SgJX51&690
http://s12/mw690/001kbjswty6L8F578Svcb&690
http://s3/mw690/001kbjswty6L8F5rI5kd2&690
http://s15/mw690/001kbjswty6L8F5Pafsfe&690
http://s9/mw690/001kbjswty6L8F6YvA418&690
http://s10/mw690/001kbjswty6L8G0a7PP99&690
http://s12/mw690/001kbjswty6L8F7uZg7bb&690
http://s4/mw690/001kbjswty6L8F7RQvp93&690
http://s15/mw690/001kbjswty6L8F81HCCde&690
http://s8/mw690/001kbjswty6L8F8EWOjb7&690
http://s5/mw690/001kbjswty6L8F8EDPub4&690
http://s8/mw690/001kbjswty6L8F8UvTF17&690
我们也曾走进大东沟,直到水泥路的尽头。这条水泥路是刚刚才修好的,正在浇水保养。沟里有几户农家,路边的田地种有玉米和洋芋(马铃薯)。此路的尽头也是有几户农家,而原来的土路继续向沟的深处延伸,那里面还有汤三村的农家。沟口居住的农家多些,最为突出的是,一株树龄已百年以上的国槐和其旁的一院关中地区传统民居格外醒目。这青砖黛瓦的民居,十分完好。据其主人说,是建于上个世纪40年代。在山里能住有这样好的房舍,可以想见,在那政治风云翻腾的年代,这家人会有怎样的遭遇。
http://s7/mw690/001kbjswty6L8GqjzZsb6&690
http://s12/mw690/001kbjswty6L8GqCUIj4b&690
http://s9/mw690/001kbjswty6L8GqSYdO78&690
http://s16/mw690/001kbjswty6L8GrdqVNef&690
http://s7/mw690/001kbjswty6L8GrKHfEf6&690
http://s2/mw690/001kbjswty6L8Gs0WIha1&690
刘家沟里早已通了水泥路,但是我们没有进去。临来前,曾看了西安电视台播出的一则消息:汤峪沟里有一位农民在地里干活,遭遇到一只狗熊,所幸他逃脱了,免于一劫。其实,事情发生在刘家沟里,那位遭遇狗熊的农民是我们房东的亲戚。如今,离刘家沟沟口最近的农舍墙上还张贴着布告,劝阻游人不要进去,以免遭到狗熊伤害。我们见到,此沟口有工人正在施工,上前打听,得知是在修建紫云山森林公园大门。紫云山位于此沟里3、4公里处,尚未开发。
这里山大沟深,河流清淌,重峦翠绿,白云蓝天,其空气质量可想而知。然而,这里的通讯网络只有电信的,而我们使用的是移动的,我们的手机只有钟表和拍照的功能可用。这里家家都是采用“大锅”接收电视节目,能接收到的频道极少。如果这里的通讯条件与山外一样,那是最好不过了,我们会带来电脑,住得更久些。不知此愿望能否实现。
http://s12/mw690/001kbjswty6L8HbFuZRfb&690
http://s3/mw690/001kbjswty6L8HbUVJU12&690
http://s9/mw690/001kbjswty6L8Hcbm1G48&690
http://s13/mw690/001kbjswty6L8HcrJIU9c&690
http://s8/mw690/001kbjswty6L8HcHkRFd7&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