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生存
作者:于真玥
人死不能复生,倘若人降生就不会再死,恐怕你也不会快乐……
想一想拥挤的车,想一想被氧化了几百年的身躯,衰老绝对要比死亡还可怕!
人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这句话并不是完全的对,对于脆弱的生命任何垂死的挣扎都是莞尔可笑的。
要探讨生命的意义先决条件就是要知道活着为了什么?
以前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也就是说人要是为了财死,很正常。但是要是为了吃的死了,那死的还不如禽兽。也就是说,人的生存目标是达到富裕,而不是只达到温饱。
如何能让人得到一笔财富呢?
那么去科举考试吧。
科举是国人发明的,就像现在的公务员考试,不过不同的是:这种考试孕育着无限的潜规则。
有的人吃饭可以吃一碗,有的人可以吃两碗。
假如说吃两碗饭的有能力,那么现在只有一碗饭,我们还选择能吃两碗饭的来干什么呢?所以,有时我们更需要能种粮食的。
但是往往我们只看到了眼前的一碗饭而没有想到过源头上的原因是缺粮。
公司发展往往就是这个样子。
金融环境不好,公司营运不畅,大多数公司都会减员减薪甚至关闭工厂,这就属于把能吃饭会干活的人赶走,是因为公司的饭不多了。
但是根本没有想到,能吃饭的能开垦荒地种新粮。
于是,一碗饭剩下的人分,省到最后还是难逃死劫。
柳传志说过,在创业的道路上,只有创业态,没有守业态。
单纯的防守就会像中国男足一样错失良机。你愿意看只吃了一碗饭软手软脚的中国男足吗?那比上吊勒着脖子半天死不了还难受,还不如发发狠,破釜沉舟冲过去进攻,没准凭气势也能撑住半场,虽败犹荣!
说到这就想起了飞人。
世上本没有飞人,飞来飞去的人多了就有飞人了。仿佛一切来得是顺其自然的事,所以体育精神是重在参与,所以我国才搞了几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全民健身运动。比起不作为,这样的举措都非常的好。
门前有两个人,一个是飞人,另一个也是飞人。
一个后来打了棒球做了买卖种粮食,另一个有机会飞他不飞,粮食没了还想飞,这不是资源浪费吗?
企业里需不需要英雄?
需要
但是,仿佛更需要些无名英雄,因为员工就算成了岳武穆也会被金牌害死,这就是悲情英雄论,怎么会有这么扭曲的论断?还是源于亘古不变的中国传统-潜规则。
所以是要当冲锋陷阵连破敌军的岳英雄还是当位高权重的秦丞相,恐怕又成了办公室生存守则里的课题了吧。
未来!
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这又是一个假课题。假如人可以预知未来,那么诸葛孔明就不会临表涕零前后出师……未来可以追求,但是可控的只有现在。下一秒钟的现实你永远不会得知。就像兑奖时你手中的一叠彩票,可以蕴藏着无比强大的欲望,但是兑完奖之后你才发现现实。下一秒钟也许横死街头,你的未来还要麻烦子孙为你下葬,这才是现实。所以说未来就是一个假象,现实才是你该面对的。总有一天你会赚到500万,好,那你就坚持不断买彩票吧。
有的人死了,轻如鸿毛,有的人死了,死得其所。
无非是说,有的人死的比较值,有的人不值。但是用别人的生命作为自己的谈资,这本身就不道德。
有撑船的,人掉下水,你救不救?
车上有座,老弱病残上了车,你让不让?
楼塌了,学生自己有腿,你跑不跑?
有你前思后想的功夫,一切早就过去了。还有什么资格来谈论别人?
道德是用来说的,因为没人去做了。
世上本来有德,丧良心的多了还要德干什么?

(见死不救捞尸讨价者)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想这么死,你就这么干。反正死字难逃,你死了也听不着别人骂你“该死”。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不知道没关系,臭不要脸什么样咱可不能不知道。
祭奠舍身救人者,英灵永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