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责任与坚持—— 影评《幸福终点站》  作者:于真玥

(2008-12-09 17:10:21)
标签:

幸福终点站

影评

操守

机场

汤姆汉克斯

美国

文化

分类: 电影

                   责任与坚持

            —— 影评《幸福终点站》       作者:于真玥

透过那扇窗,你看到了纽约,透过我的心,你能否看到我爱你?

开始吧,一场酣畅淋漓的写作。

影片是很久以前,老师在课堂上放映的片子,那时候,似乎我在沉醉于美梦,而当我醒来时,只看到了食堂的饭菜。时间过去很久,我依然没有忘怀要补上这一课,这是一个上课瞌睡的囚徒对梦靥的救赎,来吧,《幸福》尘封了许久,我要聆听你的声音……

感性了一大段,开始评论吧。

梦工厂!久违的名字,斯皮尔伯格,偶像名字!

影片讲述了一个来到纽约机场却因自己的国家政变而失去了护照效应的不速之客为了完成父亲的心愿坚持在机场逗留并且最终替父亲达成了愿望的故事。

对,就是汤姆汉克斯,当你看过阿甘还没有从那个人物里走过神来,他又来了。从他的精湛表演中你能看到什么是流离失所,什么是孤独无助,你能感受到他给你带来的人性温暖和幸福……

为了配合汤姆的出场,导演不礼貌的描写了一群中国人。“你见过不带相机的中国人吗?”显示了一些美国人的傲慢,不可一世的态度,而说出这句话的正式这个机场的负责人一个刻薄的家伙。

在四散而逃的伪造证件者打造的混乱气氛中,汤姆饰演的不受欢迎的先生登场了,他的证件也出了问题,他的语言不通,他和那些想去美国淘金的人一样被带到了角落,但是从他的状态你可以看出他是心怀坦荡的,他一点都不猥琐。

他叫Viktor Navorski,来自东欧一个小国夸科夏,他只会用极少的英语来形容自己的身世,他的手里是一个笨重的大皮包,肩膀上斜挎的小包里有一个罐子,这就是他来纽约的目的。

影片赋予Viktor Navorski的人物性格更多的是执着、坚持、忠诚、敢于承担责任,他的坚持甚至在世人面前是傻的表现,反衬出美国社会的人情冷漠。其实Viktor Navorski坚持的这些优点正是当代美国信守的信条,但是在钱权纵流的美国社会里谁还会将这些美德高高置上?我们看到的是冷漠的职业操守,淡漠的人际关系,一夜情和乱交似的合欢,没有人情、没有责任、没有爱情,这就是导演要说的,这就是淡薄人性的商权社会的真实写照。

谈职业操守和责任。

一个喜欢把地板弄湿,然后躲在“小心地滑”旁边看路人摔倒的印度老人。他是一个很典型的不负责任的人,但是在工作的时候,他把冷硬的批评和抱怨挂在嘴边以显示他对责任的诠释,但是在生活中他确实一个逃避责任,胆小怕事的老人家。他为了逃避9年的牢狱之灾,才辗转来到纽约,苟且的生活和Viktor Navorski对责任的理解形成强大的对比。

机场的执法者是一个大反派,就像郭德纲相声里常说的那样“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他是代表了典型的美国执法者的形象。简单的说就是他对待责任的态度是没有人性关怀的,他对于责任的理解是“愚忠”,并且从骨子里害怕麻烦,怕出事故而显示出的对责任的粗暴和冷漠态度。

在和Viktor Navorski相处的9个月中,他处处为难Viktor Navorski,甚至总在想方设法要驱逐Viktor Navorski离开机场,他也想当然的成为了Viktor Navorski所要完成终极任务的最大障碍。在问讯室,有这样一场戏,执法者告诉Viktor Navorski只要他承认他是因为害怕才逃到美国来寻求政治避难的,他就可以踏进美国,而得到的答案却是“我不害怕”。

“难道你不害怕吗?你的国家正处在战争中。”

“怕?不,那是我的家,我为什么会害怕我的家。”

 这是人格的较量,是对忠诚的策问。是任何诱惑和阻挠都不可达到的部分,他叫做忠诚,Viktor Navorski忠诚于自己的国家,不论是政变还是战争,他都为自己是一个夸科夏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尽管在现实中,他的护照变成了一堆废纸,但是在递给执法者时Viktor Navorski紧紧的抓住了护照,紧紧的,从他的眼神中你会读到他不愿放弃,这唯一的失效了的身份——一个夸科夏人。

 现在忠于祖国的人多哉?不多也。

 改变自己的国籍成了时尚,成了地位、权势的证明,尽管那是自由……

 坚持换回的爱情。

 这种做法在当代社会中就快变成化石了。人们信奉的道德操守远不如堕落的快乐来得轻松,性解放给美国甚至世界的打击都是巨大的,导演再一次提到了这个问题。

一个汤姆汉克斯用孤独无助的开始通过努力和坚持撑起了一个温暖的人性关怀。

感动是从日积月累每一个细节开始的,Viktor Navorski就是一个很关注细节的人,汪中求一本《细节决定成败》就奠定了他今日大卖的成功,Viktor Navorski却要靠着细节来寻找食物。那个清洁员大叔把他的食物券当成垃圾扫走了,他至少要在机场中饿上一阵子,但是细心改善了他的危机。他发现只要把机场的推车推到原位,就会从机器中蹦出一美分的硬币来,这些零钱对于那些满载行李的旅客当然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有很多人把车随手丢弃在机场里,但这点钱却是Viktor Navorski的食物来源。

他可以从执法者的办公室得到灵感,去和别人打扑克赢取那条大鱼去讨好执法者。他只是想换回自己应得的权力。是啊,美国一直以自由之国来标榜自己,但是对于那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子民们,来到这个自由的国度真的得到了自由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