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汹涌钱流西边来

(2014-09-10 00:56:50)
标签:

股票

财经

分类: 铜臭人生


这是上周五的宏观日报,看全部报告,点击麒麟风险网,或关注微信公共订阅号:麒麟天下数据服务

德拉吉发威风猛减息外加QE大招

昨日晚间,欧洲央行公布9月利率决定,将三大主要利率全面下调10个基点。其中,主要再融资利率下调至0.05%,前值为0.15%。同时,下调隔夜贷款利率至0.30%;下调隔夜存款利率至-0.20%。此外,欧央行将于10月开始资产抵押证券(ABS)购买计划,以促进信贷流动,具体安排将于10月2日的欧洲央行行长理事会会议上公布,且欧版量化宽松(QE)已在讨论之中。受此消息影响,欧元/美元短线暴跌100点,一度触及2013年7月来最低水平。对于此次降息,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表示,通胀数据疲软、欧元区增长乏力、信贷动能匮乏等都是此次政策宽松的推手。宽松措施会将中长期通胀预期牢牢固定,通胀数据将会重回目标值,即低于但接近2%的水平。欧央行将密切关注通胀,预计未来数月通胀都将维持低位,且低通胀主要反映了能源价格。预计明后两年通胀将稳步上升,2014年HICP(调和消费者物价指数)预期为0.6%,2015年HICP为1.1%,6月份预期为1.4%。如需进一步应对长时期的低通胀风险,央行行长理事会将一致承诺在法定职责内采取额外的非常规工具,即指欧版量化宽松(QE)。就信贷情况而言,欧元区信贷需求疲软。7月家庭贷款年增长率为0.5%,同去年年初时几乎持平。结构性改革方面,德拉吉称,几个成员国已经采取重要改革措施,但另一些国家尚待行动。他强调,结构性改革需要严肃对待,没有重大的结构性改革,财政和货币政策不会有显著效果,改革包括产品和劳动力市场改革、改善商业环境。就财政政策来说,近年的全面财政整顿有助加强预算平衡,欧元区应该继续遵循《稳定与增长公约》。

旁白:欧洲央行要减息,外加搞QE,估计大家都猜到了,毕竟欧元区形势不太好,真要减息放水,大家不意外。但这次幅度如此之大,小伙伴们还是惊呆了。玩钱的高手开始吐槽,下面是较为有代表的一个:

欧洲央行已经向全球投资者发出三大信号

面对欧元区最新公布的通胀率仅0.3%、失业率高达11.5%的形势,欧洲央行昨天终于出手,不但再次调降三大利率,而且宣布会通过购买ABS等措施将资产负债表扩大0.7万亿欧元。全球最大债券基金之一PIMCO的前任CEO、德国安联集团首席经济顾问Mohamed El-Erian认为,通过旨在支持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新一轮宽松措施,欧洲央行发出了三个信号,其影响将远远超出欧洲的版图。上述三大信号分别是:1、欧洲央行致力于进行更多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验,包括负存款利率、启动购买资产支持证券(ABS)。2、欧洲央行为全面的QE做准备,但前提是欧洲国家政府的财政政策要有更大的灵活性,而且推行支持健康增长所需的结构性改革。3、欧洲央行不太担心全球央行步调不一:欧洲央行大力推行宽松之时,美联储在收缩QE,准备逐步撤销货币刺激。欧洲央行的行动是出于担心欧洲经济复苏乏力。El-Erian归纳,这些行动属于影响范围更大的政策,主要有以下四大要素:1、压低债券收益率和利率,希望以此恢复整个欧盟合理的信贷流,进而支持就业与经济增长。2、如不能很快奏效,将用更激进的方式购买债券,通过让欧元贬值刺激出口增长。3、从公共及私人部门两方面施压欧洲国家政府,迫使他们采取推动增长和提升通胀急需的措施。4、和实验性货币政策带来的益处相比,希望它们的代价与风险不会弊大于利。欧洲央行的策略能否成功?这些策略对欧洲以外地区有多大的影响?El-Erian认为,这都极大地取决于欧洲国家政府是否尽到本分,采取上述必要的行动。这些国家逃避得越久,欧洲央行的政策风险就越高。简单说,欧洲央行超常宽松影响其他地区的方式可能主要是金融渠道,并非欧洲经济增长更强健、更持久。El-Erian预计,全球都会立即感到欧洲央行最新一轮宽松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会持久,也不会以全球期望的方式出现。

旁白:上述观点,基本是靠谱的。德拉吉能将欧洲央行的口子开得这么大,无非就是南欧各国搞财政紧缩的杀伤力太大,不得不制造点刺激经济的气氛,哪怕是预期也行。简单说,这是欧洲央行给欧洲各国经济改革制造外部条件,而非刺激经济增长,这和中国的货币财政路数倒是很类似。分析师对此的看法,是会影响全球市场投资者的套利行为:

欧元成为全球性套利货币

欧洲央行的决议将对欧洲其他国家带来迅速而深刻的连带效应,周四,丹麦央行(丹麦不属于欧元区)将一项主要利率下调到负值区间。与此同时,有分析师认为,欧元的下跌也将迫使瑞士央行不得不出手干预承压的瑞士法郎对欧元汇率。此外,欧元走软还刺激了日元对美元的下跌。日元对美元汇率跌至2008年来的最低水平,市场预期,美国经济走强将令该国的借贷成本走高,与此同时,欧洲和日本可能会出台大规模的宽松政策,这两国的借贷成本将进一步走低。瑞穗银行的首席市场分析师Daisuke Karakama认为,随着下月美联储彻底退出QE,日元将会在下月底测试108关口。MFI首席经济学家江勋提到,全球资本市场呈现出从未有过的金融局面,三种融资套利货币——美元、日元、欧元趋势明显,美元的融资套利份额被欧元挤压,美元中期升值早已确立。在这种背景下,做空欧元和日元、做多美元成为众多分析师推荐的套利的模式。

旁白:德拉吉这么干,让欧元成为全球流动性泛滥的根源,贬值欧元到底,这么干,德国人答应吗?当然不乐意。事实上反对最强烈的,就是德国央行:

德国央行强烈反对德拉吉放水行为

《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反对欧洲央行周四推出的降息以及ABS计划。德拉吉还表示将从十月开始购买ABS,并暗示已经讨论过QE。不过他并没有说明具体的购买规模,而是称细节将在10月份公布。据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魏德曼倾向于在采取取新的刺激措施之前,先对欧洲央行面向商业银行为期四年的贷款措施(本月晚些时候将启动)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上贷款是该行6月份在魏德曼支持下通过的刺激措施的内容之一。魏德曼还认为,通胀已经触底,一、两个月内应该会逐渐开始回升。

旁白:不要以为魏德曼是担忧欧元贬值而损害德国人的利益。是,欧元贬值,第一个吃亏的,当然是德国人,但魏德曼反对德拉吉放水的深层理由,是他认为,一两个月之后,形势会变好,他这个观点,有事实依据:

德国经济三季度或将反弹

德国7月工业数据表现强劲,显示这个欧元区最大的经济体可能在第三季度迎来反弹。9月5日,德国经济部数据显示,德国7月工业产出经季节调整后环比增加1.9%,增幅创2012年3月以来最大,远超分析师预期的增长0.4%;同比上扬2.5%。受欧元区以外地区商品需求大涨5%、以及建筑需求增长1.7%拉动,7月德国制造业订单激增4.6%,创一年多新高;制造业产出增加2.6%,创2008年1月以来新高。此外,波动性较大的资本货物订单7月大幅增加8.5%,欧元区以外的订单增幅更是高达14.6%。德国经济部表示,7月工业数据的表现有力地证明德国工业在地缘政治动态所允许的范围内继续显露积极增长态势。法国巴黎银行欧洲经济学家Evelyn Herrmann对彭博新闻社表示:尽管当前仍存很大不确定性,但德国工业整体表现良好。随着7月工厂订单反弹,我认为经济下行风险几乎消失了。

旁白:德国无事欧洲安,德国经济第三季度出现反弹,那么欧元区经济也差不到哪里去。尤其是通胀问题,德国的房地产泡沫现在已经非常成问题。德国人在历史上算是吃够了恶性通胀的苦头,对于货币刺激这类调调儿,从来都是敬谢不敏。他们属于吃亏长记性那种。事实上,欧洲央行放水,首当其冲的,就是全球金融市场各类资产价格的上下波动。要命的是,更有其他因素加大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Libor或将于2015年退出历史舞台

国际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和美联储正在推动这个进程,届时,全球范围内直接或间接以Libor作为定价标准的数百万亿美元的衍生品市场将受到影响。继FSB7月发布关于基准利率改革的中期报告之后,美联储也表态将竭力推进基准利率改革,寻求一项无风险利率取代当前被市场所广泛诟病的Libor报价体系。FSB有关无风险基准利率的选项包括了美国国债、隔夜指数掉期利率(OIS)、OIR,甚至是日本央行隔夜利率等在内的多个备选无风险利率基准,不过目前仍在建议和征求意见阶段,最终决定要到2015年执行。Libor报价体系改革代表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形成的全球IBORs报价体系将逐渐转变成IBOR+。之所以要改变IBORs体系是因为IBORs采用几家大机构集中报价并进行加权处理,给全球基准利率遭遇人为操纵提供了空间。2012年的巴克莱银行Libor操纵案警醒全球,随后又爆出新加坡等地的同业拆借报价也被操纵。同时改革的不仅是利率形成机制,FSB在其中期报告中还强调今后的报价制度要基于真实的交易,进而降低报价机构基于自身交易利益操纵报价水平的情况。报告还建议增加基准利率报价银行数量,这也是对巴克莱银行Libor操纵案的典型回应。目前全球的IBORs报价权基本上都集中在几个全球最大的银行,在这些银行交易员之间很容易形成一个固定的圈子,巴克莱案中的海斯团队就是该报价机制的典型案例。Libor指伦敦银行业市场拆借短期资金(隔夜至一年)的利率,代表国际货币市场的拆借利率,并被视为对金融工具设定借款成本的标准,包括金融衍生品和抵押贷款。在全球IBORs体系中除了Libor还有EURIBOR、TIBOR,其中以Libor计价的资产规模最大。

旁白:作为全球金融市场数百万亿金融资产定价标杆的基准利率,一旦出现混乱,那么金融市场混乱到什么程度,是可以想见的。而市场总有预期的,一旦人们知道未来要出现变化,那么市场马上予以贴现。后面市场乱到什么程度,投资者自己去琢磨去吧。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中国市场是受惠于此的:

沪港通《四方协议》已经签署

9月4日,沪港通《四方协议》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交所)签署。中国结算董事长周明表示,“协议的签署,表明沪港通项目已全面驶入快车道,为项目最后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沪港通的正式开通时间,该协议并没有进行明确约定,仍以4月份的联合公告为准,即“联合公告发布之日起至完成准备沪港通正式实施预期大概需时 6 个月。”四方还约定了实施四方协议的条件,即:“已经获得所有必要的批准;实施本协议所述或拟议的各项安排所必需的所有适用法律已经制订或修订并已生效;及运营文件已被签署并已生效。沪港交易通的实施与沪港结算通的实施互为条件。”桂敏杰在签约现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加快业务技术准备,尽快公布各类业务规则,深入开展技术系统测试,为沪港通正式推出创造更好条件。”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当前内地各大券商已经完成了港股通全天候测试,正在紧张筹备港股通业务的现场检查,业务准备较为成熟的券商已经举手迎检。本月13日,第二次市场测试将如期举行。

旁白:沪港通协议既然协议都签署好了,后面就等各类条件一一落实吧。左看右看,这事,都快了。欧元一旦成为套利货币,还有哪里更容易套利的?当然是中国资本市场了。或多或少,这钱都要分流一部分到中国来,如果再加上人民币升值的背景,这情景估计更热闹了。看看下面资讯,就知道人民币升值潜力多大:

地方债要被关进笼子里

经济参考报援引接近财政部的消息人士称,按照财政部要求,包括上海、北京、安徽、湖南在内的多个省份已经开始试编市本级和县区本级的政府资产负债表。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是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重要内容。报道援引专家表示,这项制度能够完整反映各级政府所拥有的各类资产和承担的各类负债,全面反映政府财务“家底”,引发各界关切的地方债未来将被关进“政府财报”的笼子。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此前在解读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时就表示,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还将继续扩大,同时要做好两项基础性工作,其中之一是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编制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信息披露需要增加诸如资产负债率等偿债能力存量指标,否则将难以充分准确地揭示地方债券的风险,也难以准确地对地方政府债券进行科学的信用评级。”中国的地方债务问题一直是悬在经济上方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其真正的债务规模可能比官方公布的数字还要大。

每日综述:注意了,欧美日各国政府都疯狂发债放水,唯有中国要将地方债关进笼子里。预算法出台后,估计国债也得被关进笼子里。还有比这更强有力的升值因素吗?现在欧洲央行放水无极限,同时Libor定价标准又将出现变化,你可想而知全球投资者融资套利的冲动和热情了。一旦沪港通到位,大家就看这汹涌而至的资金洪流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