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士林夜市十分有名,背包客到台北,总会光顾此地,大快朵颐,仿佛不吃一块豪大大鸡排,不喝一杯蜜蜂牛奶苦瓜汁就不算到台北一般。
豪大大鸡排是士林夜市的“代表作”——这里是台北市士林区的第二家豪大大鸡排连锁店。由于声名远播,买大鸡排的食客总得排队。
俺到这里时,见排队的人有20来位,店招上还公布了“中国加盟”、“海外加盟”和“香港加盟”的联系电话。俺也蠢蠢欲动,想大饱口福,不过由于晚餐吃得太饱,已经没有地方装下55元台币一块的大鸡排,只能喝一杯牛奶苦瓜汁。台湾的苦瓜,大得吓人,像大陆的茄子一般,不过长得白白嫩嫩的。
虽说是苦瓜汁,但喝起来却是甜甜的。据导游说,这种台湾特有的大苦瓜本身就不怎么苦,再加上蜂蜜,味道当然就像加了糖的咖啡。
一路走,一路喝,当终于喝完这杯大大的苦瓜汁,想把纸杯扔掉时,却怎么也找不到垃圾箱。导游见了,淡淡地说,你别找了,路边是找不到垃圾箱的,因为台湾早已推广“垃圾不落地”的环保措施。
垃圾不落地?俺也算见多识广,似乎也是头一次听说呢。俺们那里经常说的是“不要随地扔垃圾”,垃圾分类,这个俺也知道;垃圾不落地,这个俺真不知道。垃圾不落地,难道让它落进嘴里不成?当然这只是玩笑话啦。垃圾不落地,俺只好将垃圾纸杯拿在手里,等回到宾馆,再扔到房间的垃圾桶里。哈,垃圾不还是落地了吗?

国父纪念馆内的垃圾箱
对不起,这的确是俺在胡搅蛮缠。垃圾不落地,是台湾推行的一项环保新政。台北市实施的是“垃圾不落地”及“资源回收计划”。在台北的小区里是看不到垃圾桶、垃圾箱、密闭式清洁站等生活垃圾暂存和中转设施的。市民必须在家里对垃圾进行粗分类,然后在约定的时间,将生活垃圾交即停即走的垃圾收纳车。在家里不作分类处理的垃圾,在收运时会被拒收,甚至会被处罚1200元到6000元台币。
具体地说,台湾的家庭生活垃圾分为三类,即分为一般垃圾、回收垃圾和厨余垃圾。其中回收的部分包括塑料瓶子、各种玻璃罐子以及纸质饮料盒子、铝铁和泡沫塑料等,厨余垃圾则包括烂蔬菜叶等“生垃圾”和馊食等“熟垃圾”。
原来,所谓垃圾不落地,就是生活垃圾定点定时由市环卫单位派垃圾车直接收取的,不能把垃圾扔到地上,即使是垃圾桶里。
台湾“环境保护署”从2006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垃圾强制分类。台北行动得早一些。2000年7月1日,台北垃圾处理费随垃圾袋征收的新政实施。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率先垂范,7万多名工作人员走上街头,派驻全市各个垃圾收集点,坐镇指挥。所有公务员怀揣垃圾袋推介新政。
他们还建立了科学的垃圾收运系统。相关职能部门同时要做好配套后续服务,像台北共有100多条垃圾收运线路,要求垃圾车像公交车一样准时,垃圾装车地点、时间等信息作为台北人生活中重要资讯,要及时、广泛告知片区居民。台北目前还保留有53个固定的垃圾投放点,路边的便利店也设有垃圾分类桶,以方便有事错过了垃圾车的市民。
另外,监管严格,赏罚分明。从2000年7月起,台北市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不分类则拒收、处罚。投放垃圾时有专人抽样检查居民的垃圾袋,如发现没有按规定分类,会被罚款1200元到6000元新台币。
实行垃圾费随袋征收的结果是越来越多市民开始自觉分类,垃圾量锐减,垃圾袋使用数量减少,费用也减少,从而激励了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反观我们的小区,路边广设垃圾桶。结果倒腾来倒腾去,费钱又费力,好似仅对蚊蝇有利,它们可以处处安窝。结果只是把我们这些良善公民惯坏了,惯成了随手似抛篮球般瞄垃圾桶丢垃圾的坏毛病。有的管理无方的小区更是垃圾遍地,你也扔,我也扔,一个拐角就有一摊垃圾。
早些时候,俺住在北京南城一个小区,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建好的小区,一水儿的6层板楼,每个单元都预留了垃圾通道,每层楼的楼梯拐角处都有一个垃圾投放口。居民朋友们扔垃圾可方便了,住6楼的把垃圾往口里一扔,哗啦啦,一阵惊天动地的响声后,垃圾已经飞驰而下,落地垃圾通道底部。底部有一扇小门,门一开,垃圾就可以运走。有时门老开着,上面扔下的垃圾袋就直接滚到了门外,溜到了路中央,散发着一种难以名状的臭味。
这种垃圾通道建筑好像不是北京的专利,直至今天,直到2000公里开外的成都龙泉驿区,这种扔垃圾的方式仍是生活的一部分,可想而知它在全国的普及程度。不过北京似乎明白得早,知道这种垃圾收集方式不利于环保,好多年前已经不再建这样的楼房,已有的“通天式”的垃圾通道也被封闭。
后来俺搬了家,搬到城区一新小区。在这个小区里,楼房高达20多层,已经没有通天式的垃圾通道(如果有,那才热闹呢)。楼下安放了4个巨大的垃圾桶,桶上面也分别注明“厨余垃圾”、“其它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字样。然而,大部分居民似乎对此视而不见,家里只准备了一个垃圾袋,下楼来也是随手一扔。有意思的是,垃圾车来后,工人也是把4个桶内的垃圾全部转移到一辆车上。这样一来,即使居民作了垃圾分类又有什么意义呢经?
从
垃圾“不乱扔”到“不落地”,这中间或许隔着千山万水,或许还有若尔盖草地,当然也可能只有一条策马可跃的小溪,这要视相关管理部门的态度和居民的环保意识而定。不过,多学学好的东西总没有错,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毕竟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所以,希望能在某一天黄昏,看到闪烁着桔黄色灯光的垃圾运输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