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名字叫红海,但当我走到海边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蓝得令人心醉的海水!

海边玩耍的MM
汽车从卢克索出发,奔向近300公里开外的海滨城市赫尔各达。赫尔各达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我们埃及之行的第三个目的地。
通向赫尔各达的路不宽,但车不算多,所以跑得还算快,只不过沿途都能看到检查站,这多少给人一分紧张感。之前我们在国内报名时被告知,一路上应该有旅游警察护送,但实际上没有,据导游说这一规定上个月刚刚取消。因为埃及的极端分子经常跟政府捣乱,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拿外国游客开刀。此前几年间,已经有数十名外国游客在埃及旅游时惨遭不幸。为保护本国的旅游业,这些年来旅游警察一直在持枪上岗,震慑恐怖分子,保护外国游客(遗憾的是,前几天开罗的汗哈里里市场外又发生爆炸,造成外国游客死伤)。当然,我们一路顺风,快到中午时平安抵达红海边。

距目的地还有210公里

沙漠与大海在这里交汇。

海风的能量不放弃。

赫尔各达城外的交通检查站。

淋浴在海风里。
红海的名字早已耳熟能详,但对红海名字的含义一直不甚了了,所以我一直想了解这个名字的含义,弄清楚红海到底“红”在何处。但即使花了两天时间与红海亲密相处,包括泛舟红海、沿红海岸奔走数百公里,却始终未见红色的海。埃及人说,在红海东岸、西奈半岛南端有一大片山崖,其颜色是红色的,红海以此命名。可惜我一直在红海西岸,无缘见识那片红色山崖。
后来上网搜索一番,发现红海的命名说法很多。其一是红海是直接由希腊文、拉丁文、阿拉伯文翻译过来,和海的颜色没有关系,红海并不是红色的。
其二是认为红海两岸岩石的色泽是红海得名的原因。远古时代,由于交通工具和技术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驾船在近岸航行。当时人们发现红海两岸特别是非洲沿岸,是一片绵延不断的红黄色岩壁,这些红黄色岩壁将太阳光反射到海上,使海上也红光闪烁,红海因此而得名。
其三是将红海的得名与气候联系在一起。红海海面上常有来自非洲大沙漠的风,送来一股股炎热的气流和红黄色的尘雾,使天色变暗,海而呈暗红色,所以称为红海。
其四是古代西亚的许多民族用黑色表示北方,用红色表示南方,红海就是“南方的海”。

入住的宾馆就在海边,软硬件一流,五星级,建筑也有特色。


从房间的窗户望去,环境相当不错。

大堂也挺宽敞。

连收集客人意见的箱子也有埃及特色捏。
百度百科介绍说, 红海位于非洲东北部与阿拉伯半岛之间,形状狭长,从西北到东南长1900公里以上,最大宽度306公里,面积45万平方公里。红海北端分叉成两个小海湾,西为苏伊士湾,并通过贯穿苏伊士地峡的苏伊士运河与地中海相连;东为亚喀巴湾。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印度洋相连。是连接地中海和阿拉伯海的重要通道。是一条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

到海边一看,别有洞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