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2007-12-21 15:58:01)
标签:

人文/历史

威尼斯

分类: 八小时之外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听说威尼斯,大约是在30多年前。魂牵梦萦中,今天终于乘上船,“摇”进了威尼斯本岛。
    今日的威尼斯世界闻名,游客络绎,但在两千多年前,威尼斯的先人本是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逃难来到亚德里亚海的这片泻湖上,筑巢定居,经过上千年的洗礼,才成就了这个举世闻名的海上城市。这里共有117座岛屿和150条河道,风景别致,从船舱里看去,好一派海中美景。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威尼斯河道纵横,这大概是最宽的一条河道,叫大运河,河长3.8公里,宽30米至70米。粼粼波光的运河里倒映岸边一座座华丽的宫殿和宗教建筑。这座桥叫里亚尔托桥,是连接运河两岸的重要通道,它是威尼斯最著名也最美丽的一座桥。所说,其设计引入了中国建筑元素,又与河两岸的建筑浑然一体。桥下船只穿梭,一条贡朵拉随波摇荡。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从平安桥上看去,这些建筑都浸泡在海水里。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威尼斯本岛上没有汽车,甚至连自行车都没有,运输全靠这些货船.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横跨在建筑物两边的,是著名的叹息桥。6

    叹息桥的左侧建筑是总督府,右边则是监狱。在14世纪的城市共和国时代,在总督府里被判重刑的人,会被押着通过叹息桥投入监狱。在桥上,犯人被允许作短暂停留,通过镂空的花窗看看外面的世界。窗棂雕得很精致,是由许多八瓣菊花组合而成的。最后看一眼美好的世界,自然少不了一声叹息。据说,英国大诗人拜伦来此,也曾禁不住发出一声叹息。据称此桥更是恋人们不可不去的地方。恋人们乘坐贡朵拉从桥下经过时热烈拥吻,那一刻见证了他们天长地久的爱情。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中国游客坐在贡朵拉上,多情的老外拉起了手风琴,摇船的是青一色的小伙子。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耶!25欧元换来凤尾小船(贡朵拉的昵称)上游客的满面笑容。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这是位于威尼斯本岛中心的圣马可大教堂。圣马可是圣彼得的弟子,而圣彼得是耶稣的弟子,因此圣马可只能算是孙字辈,不过这座教堂的名气不小,大部分中国人从中学课本里就知道它了。它是威尼斯最辉煌的建筑之一。教堂内金碧辉煌,饰有4000多平方米的金底镶嵌画,教堂也因此得名“黄金教堂”。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最有意思的是圣马可广场上的鸽子。它们有数千只之多,并且多成了“精”。只要你掏出一欧元去买鸽食,你马上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外宾。它们成群结队,超低空飞来,几乎要把你淹没。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我就差点被淹没,直到我伸出双臂,唱起《我的太阳》,5名捧场者仍在倾听,久久不愿离去。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圣马可广场周边古老的建筑成了今日的市政厅。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其实,岛上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全是水道,像这种小巷很多,且四通八达。两旁多是商铺,还有精明的温州人开的饭馆,但最漂亮的当数玻璃店。威尼斯的玻璃制品同样举世闻名。我见到一对烫金的大酒杯,异常华丽、高贵、漂亮,但价格非我所能及:打折、退税下来,仍然要价260欧元。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两个多小时的游玩转瞬即逝,离开前,恋恋不舍地在码头最后留影,背景是湛蓝的天、雪白的云和圣马可广场上高高的钟楼。
“摇”进威尼斯——意大利散记之四

    再见,威尼斯,我会回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