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热闹扮正方论战“诸子百家是不是中国文化的根”连载
作者:东方玄(悬疑大师)
开头的话
诗曰:
国学是个坛,
凭栏是个栏;
烟云起于坛,
烽火燃于栏;
栏围可圈坛,
坛底欲压栏;
到底栏圈坛,
还是坛压栏?
(图:坛)
(图:栏)
话说新浪论坛两个栏目,“国学论坛”和“凭栏观史”,经过“友好协商”,“开展……论战”,这给长期在两坛发帖的人出了一道选择题:参加还是不参加?如果不参加——光看热闹,当然好;可是,如果受人邀请而坚辞不参与,就有些不给人面子了,何况咱们在这里混了些时日,觉得“重在参与”的提法挺让人跃跃欲试的。可如果参与了,又得做第二道选择题:正方还是反方呢?咱从未在“国学论坛”发过文,当然跟风常发文的“凭栏观史”,于是就选择了正方。从征文启事内容看,似乎没有咱诗里吟的那样子针尖对麦芒,因为“国学论坛”斑竹“闲人乐天”先生说了:“不在输赢,重在参与!”
好,既然如此雅量,咱也就直接冲上擂台上啦。
(图:登台)
【1】首先要说的话——游戏规则已经制定
先将论题读了读:《诸子百家是不是中国文化的根?》
的确,有些不通。
正如一位称做“江南卢川”的网友所言——
中国文化指什么时间的中国文化?如果指现在的,那中国文化是些什么内容?儒道释是中国文化么?释是中国本源的么?中国离开“释”那中国的许多东西都不知为何?中国遍地的塔寺怎么讲?石窟文化怎么讲?敦煌文化怎么讲?诗韵是如何来的?梵文翻译之故也。没有了诗韵的集成就没有格律的出现,那唐诗宋词怎么出现呢?没有禅宗就没有宋朝的理学。。。如此一来中国文化还有多少东西?
中国并不等同于汉文化。藏文怎么说?蒙古文怎么说?还有其他民族的文化,他们有没有根?他们的根就不是中国文化之根么?这显然把自已推向荒谬之地。
我建议把命题缩小————诸子百家是不是汉文化的根。这还多少有些可讨论的。一谈中国人是炎黄子孙,那其他少数民族怎么办?他们是炎黄子孙么?是,是强加他人祖宗。不是,你又心不服。命题太大就会走调。(见“闲人乐天”《中国文化的根》第31楼)
看来,这是一位智者。他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命题本身存在的缺陷,至少有两个问题:
一,中国文化到底包括哪些内容?
二,中国文化里面的多民族文化问题?
所以,他认为“这显然把自已推向荒谬之地”;于是提出“把命题缩小”的建议。
但是,组织者显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何况战火已经点燃,只好如此了。这是组织者的现实吧。
正如“闲人乐天”斑竹在文章《中国文化的根》中所分析的那样,论题里有三个关键词:1、诸子百家,2、中国文化,3、根。除了第一个之外,另外两个都是极其不确定的。在命题里的“中国文化”就像一只如意筐,大时可以巨大无比,小时可以小到自己需要;“根”虽是个名词,却也可以形容、可以象征,可以比喻,它和前面的“中国文化”一样,在命题中完全是两只“变色龙”!这,就给论战制造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当然,组织者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不然,“闲人乐天”斑竹就不会选择反方了,因为“中国文化”和“根”的不确定性为他“潜伏”了巨大的游走空间,可以让反方在这个预留的空间里悄悄的偷袭正方,在不经意间取了正方的性命。由此看来,反方多少占了些许命题不严密的“福利”!
我们知道,各种游戏都有游戏规则,比如象棋规定“马走日字炮翻山,象飞田字车直行”,咱们是不能够去质疑为什么马就要走日字呢?炮走日字行不行?等等,不然,这棋就没办法下了。此次的论战,既然有意无意的将诸子百家、中国文化、根三个词句安置在命题之内,显然是要论战者遵守——就像遵守游戏规则一样。
哇,咱明白了,这一场论战也有游戏规则——它就是能够让反方漫天飞舞的“中国文化”的“潜伏”空间!“闲人乐天”斑竹的文章《中国文化的根》,就是利用了游戏规则,才得以悠哉游哉的盘踞在“国学论坛”之上,俯视了正方,也看低了论坛的群雄!
咱既然来玩,当然得按照这场论战的游戏规则做啦。
可是,透过游戏规则,咱却看见“闲人乐天”斑竹掉入了自设的圈套之中!
他的文章《中国文化的根》,原意是要占了规则的福利,将“中国文化”的“根”从诸子百家的身上拔出来,安放到别的什么地方(比如德国等)去,但却因为自己思维的混乱,一不小心摔了一交,将自己跌了个脸朝天。——大家最好是先忍住不要笑!
下面,我们通过分析,来看看《中国文化的根》为我们展示的颇为喜剧的黑色幽默似的论证!
当然,咱也强调一条常规性的游戏规则:文章中不要骂人,所有的讽刺挖苦均应建立在立论和证据之上,最好是不要随便侮辱他人的人格。比如咱提出了《中国文化的根》中“思维的混乱”、“一不小心摔了一交,将自己跌了个脸朝天”,是有根有据有分析的,如果没有根据和分析来说这等话,那就是无中生有,是违反游戏规则,是来捣乱而不是论战了。希望大家都不要发展到相互谩骂的尴尬地步!
欢迎各位网络英雄豪杰前来观战捧场。
谁说得好,给点掌声(顶一下);说得不好,不用伸脚也可以踩他一踩呢!
(图:擂台)
好,休息一下,我们就来分析——
闲人乐天的文章:《中国文化的根》(第一篇,登于国学“征文启事”的第13楼)。
(待续)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