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著名运动会和传统项目
作者:东方玄
一、中国古代著名运动会
年代:公元前四世纪(战国初)
地点:临淄(齐国首都,在今山东境内)
运动会名称:齐国国家运动会
运动会比赛项目:赛马
参赛双方:
1、齐国宫廷队,运动员:田因齐(后世称齐威王),教练:不详
2、齐国将军队:运动员:田忌(齐国大将军),教练:孙膑(齐国军师)
比赛过程:
第一场,宫廷队出上等马,对将军队下等马,宫廷队胜一局;
第二场,宫廷队出中等马,对将军队上等马,宫廷队负一局;
第三场,宫廷队出下等马,对将军队中等马,宫廷队再负一局。
比赛结果:
宫廷队负,将军队胜
比赛奖金:一千金,由输家交给赢家。田忌与孙膑共分千金。
二、中国古代传统运动项目(部分)
1、蹴鞠
最古老的运动。齐国的国君喜欢赛马,齐国的贵族还喜欢蹴鞠等运动项目。战国时著名人物苏秦在说到齐国的运动项目时,提到过蹴鞠这项运动(见《战国策》)。所谓蹴鞠,就是打球。这让我们想到《水浒传》中的高俅。
据说,是黄帝发明的蹴鞠。汉朝时已有《蹴鞠经》(见《汉书/艺文志》),是对蹴鞠踢法规则的总结。扬雄在《方言》中说古代的球是用皮革打磨后做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皮子做外壳,里面填兽毛。还有记载说,两人对踢叫“白打”,三人角踢叫“官场”。《宋史》记载,也可以多人打,但须分为两组,已跟今天相同。比赛双方在宽窄限定的球场上打球,球门各一,设在东西两边,高三丈,宽一尺。中国的球还有马球——骑在马上用球棍打,其球小于用脚踢的,称“星球”,隋唐间流行于世。
打球是一项伟人运动。中国历史上球技高的皇帝有汉武帝、唐玄宗、宋徽宗。曹操也酷爱打球,还非常崇拜当时的打球明星孔桂。
2、击壤
壤,木板做成,长有四尺,阔约三寸,前宽后窄,形如人鞋。击壤之前,先将一枚壤插在地上,运动员退后三四十步远,站定;然后,以手中另一块壤板,抛击插地上的那块壤。击中计分,分多为胜。
历史上有著名的《击壤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食。帝何力于我哉!”击壤运动,明白易懂,器材简单,规则明确,场地要求不高。
历代史家称其为中国最古老运动(游戏)之一。运动员多为老者。
3、斗草
这也是一种古老的游戏或者运动(二者本来难以区分),运动员多为妇女和儿童。
春秋美女西施,最喜欢玩此项运动,她在深宫,不便与外人玩,常常抓住吴王夫差来玩。所以,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有诗曰:“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应如是欠西施”。
斗草的比赛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直接对抗,叫“武斗”。双方运动员采来同样的草,挽成花结,彼此套住,然后喊一二三,同时用力往自己怀里拉。谁的草被拉断,谁就算输。此种斗法多在村野下里巴人之处。现代也可在某些地方发现有人玩。
第二种斗法是非对抗性比赛,叫“文斗”。双方各自采花草,谁的品种多为胜。《红楼梦》有斗草的描写:罗汉松压观音柳,君子竹压罗汉松,美人蕉压君子竹,星星翠压美人蕉,最后,姐妹花压倒众人取胜。唐朝的安乐公主为了斗草取胜,不但收罗百草,还将名人谢灵运遗留的胡须也弄到了手作为比赛品种取胜。
王安石有诗云:“春深庭院闭苍苔,花影无人自上阶;共向园中寻百草,归来花下赌金钗”。
这当然就是阳春白雪的玩法了。
4、投壶
投壶运动开展很早,大约在春秋之前就有了。儒家著作《礼记》中就有记载。参加投壶的运动员多为头面人物,也就是那个时代的诸侯或者士大夫,即上流社会的男人。一般是在宴请宾客的时候,主人命捧出箭壶,自己手拿箭矢,说:我有这样的运动器械,请诸位来竞赛;宾客要谦虚的推辞,数次之后方可进入比赛。比赛开始,不但要有比赛用的箭和壶,还要有其它的辅助用具和繁多的礼节,有十多个人为比赛服务,是一种非常讲排场的运动。有点像今日的拳击运动,一个人在打,许多人在拳手周围忙乎。其实,对于比赛者来说,就是退到离箭壶数步远的地方,手起一投,将一支箭抛投在壶口之中。
投壶之口,直径约三寸,壶颈长七寸,壶腹长五寸。壶中装有小豆(增加弹力)。矢投入内计分。如果投入的矢入壶后又弹出,称其为枭,所获分数高于未弹出的矢。投壶之矢长二尺四寸,每次投十二支。全部投入为全胜,不能够全入按分数计,多分胜少分。《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写有一篇“投壶论文”,专论投壶运动对于人的修养是如何的好。
5、其它,如:藏钩、陆搏、双陆、骨牌、樗蒲等等,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中华民族从古代起就喜欢运动,只可惜近代落后,才成了“东亚病夫”。现在,差不多已经恢复身体健康了。我倒是有心提个建议,北京奥运会之后,咱们也推出个“华夏临淄运动会”,以纪念2400年前的中国古代运动精神。
哈,哈,不必认真,偶开个国际玩笑……!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作者:东方玄
一、中国古代著名运动会
年代:公元前四世纪(战国初)
地点:临淄(齐国首都,在今山东境内)
运动会名称:齐国国家运动会
运动会比赛项目:赛马
参赛双方:
1、齐国宫廷队,运动员:田因齐(后世称齐威王),教练:不详
2、齐国将军队:运动员:田忌(齐国大将军),教练:孙膑(齐国军师)
比赛过程:
第一场,宫廷队出上等马,对将军队下等马,宫廷队胜一局;
第二场,宫廷队出中等马,对将军队上等马,宫廷队负一局;
第三场,宫廷队出下等马,对将军队中等马,宫廷队再负一局。
比赛结果:
宫廷队负,将军队胜
比赛奖金:一千金,由输家交给赢家。田忌与孙膑共分千金。
二、中国古代传统运动项目(部分)
1、蹴鞠
最古老的运动。齐国的国君喜欢赛马,齐国的贵族还喜欢蹴鞠等运动项目。战国时著名人物苏秦在说到齐国的运动项目时,提到过蹴鞠这项运动(见《战国策》)。所谓蹴鞠,就是打球。这让我们想到《水浒传》中的高俅。
据说,是黄帝发明的蹴鞠。汉朝时已有《蹴鞠经》(见《汉书/艺文志》),是对蹴鞠踢法规则的总结。扬雄在《方言》中说古代的球是用皮革打磨后做成。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皮子做外壳,里面填兽毛。还有记载说,两人对踢叫“白打”,三人角踢叫“官场”。《宋史》记载,也可以多人打,但须分为两组,已跟今天相同。比赛双方在宽窄限定的球场上打球,球门各一,设在东西两边,高三丈,宽一尺。中国的球还有马球——骑在马上用球棍打,其球小于用脚踢的,称“星球”,隋唐间流行于世。
打球是一项伟人运动。中国历史上球技高的皇帝有汉武帝、唐玄宗、宋徽宗。曹操也酷爱打球,还非常崇拜当时的打球明星孔桂。
2、击壤
壤,木板做成,长有四尺,阔约三寸,前宽后窄,形如人鞋。击壤之前,先将一枚壤插在地上,运动员退后三四十步远,站定;然后,以手中另一块壤板,抛击插地上的那块壤。击中计分,分多为胜。
历史上有著名的《击壤歌》,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食。帝何力于我哉!”击壤运动,明白易懂,器材简单,规则明确,场地要求不高。
历代史家称其为中国最古老运动(游戏)之一。运动员多为老者。
3、斗草
这也是一种古老的游戏或者运动(二者本来难以区分),运动员多为妇女和儿童。
春秋美女西施,最喜欢玩此项运动,她在深宫,不便与外人玩,常常抓住吴王夫差来玩。所以,唐朝大诗人刘禹锡有诗曰:“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应如是欠西施”。
斗草的比赛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直接对抗,叫“武斗”。双方运动员采来同样的草,挽成花结,彼此套住,然后喊一二三,同时用力往自己怀里拉。谁的草被拉断,谁就算输。此种斗法多在村野下里巴人之处。现代也可在某些地方发现有人玩。
第二种斗法是非对抗性比赛,叫“文斗”。双方各自采花草,谁的品种多为胜。《红楼梦》有斗草的描写:罗汉松压观音柳,君子竹压罗汉松,美人蕉压君子竹,星星翠压美人蕉,最后,姐妹花压倒众人取胜。唐朝的安乐公主为了斗草取胜,不但收罗百草,还将名人谢灵运遗留的胡须也弄到了手作为比赛品种取胜。
王安石有诗云:“春深庭院闭苍苔,花影无人自上阶;共向园中寻百草,归来花下赌金钗”。
这当然就是阳春白雪的玩法了。
4、投壶
投壶运动开展很早,大约在春秋之前就有了。儒家著作《礼记》中就有记载。参加投壶的运动员多为头面人物,也就是那个时代的诸侯或者士大夫,即上流社会的男人。一般是在宴请宾客的时候,主人命捧出箭壶,自己手拿箭矢,说:我有这样的运动器械,请诸位来竞赛;宾客要谦虚的推辞,数次之后方可进入比赛。比赛开始,不但要有比赛用的箭和壶,还要有其它的辅助用具和繁多的礼节,有十多个人为比赛服务,是一种非常讲排场的运动。有点像今日的拳击运动,一个人在打,许多人在拳手周围忙乎。其实,对于比赛者来说,就是退到离箭壶数步远的地方,手起一投,将一支箭抛投在壶口之中。
投壶之口,直径约三寸,壶颈长七寸,壶腹长五寸。壶中装有小豆(增加弹力)。矢投入内计分。如果投入的矢入壶后又弹出,称其为枭,所获分数高于未弹出的矢。投壶之矢长二尺四寸,每次投十二支。全部投入为全胜,不能够全入按分数计,多分胜少分。《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写有一篇“投壶论文”,专论投壶运动对于人的修养是如何的好。
5、其它,如:藏钩、陆搏、双陆、骨牌、樗蒲等等,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中华民族从古代起就喜欢运动,只可惜近代落后,才成了“东亚病夫”。现在,差不多已经恢复身体健康了。我倒是有心提个建议,北京奥运会之后,咱们也推出个“华夏临淄运动会”,以纪念2400年前的中国古代运动精神。
哈,哈,不必认真,偶开个国际玩笑……!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前一篇:“俯卧撑”古今纵论
后一篇:武则天为第五个野老公改了年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