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于无限透明》的朱苏进
(2009-10-08 21:35:59)
标签:
接近于无限透明欲飞绝望中诞生清晰度朱苏进文化 |
分类: 我策划的图书 |
长假期间终于有时间安静的读几本好书,朱苏进的作品是我早就计划好的书目。早期在网上看过几本朱苏进的作品,他的光芒四射完全把我折服了。很有幸,我能有机会运作朱老师的作品,“网上得来终觉浅”,还是应该捧起书好好研读下。
朱苏进的作品适合一个人静下来心来,慢慢的品读。朱老师早期的长篇小说《炮群》,这部散发着强烈理想主义气息的作品,我不做更多的评价。一是自知资历尚浅,不便品头论足;二是评说的人已经很多了,少我一个人也无妨。
相对来说,我更喜欢他的中篇。《射天狼》、《欲飞》、《清晰度》、《绝望中诞生》、《接近于无线透明》、《金色叶片》等等,篇篇不同,篇篇精彩。朱苏进的创作态度严谨,一般是一年一部中篇,每部作品的角度、立意各有不同。读者的经历、立场、角度,决定着对每部作品的判断。
我最开始是被类型创意极佳的《清晰度》和《欲飞》吸引的。
《清晰度》的构思完全可以承载一个长篇,但朱苏进把它压缩成了只有四五万字的中篇。通过作品中诸多细节的判断(敌方的肤色、身材、地理特征),小说中的X国,我猜测应为越南。关于中越自卫反击战的小说很多,但是沿着朱苏进目光望去,显然大有洞天,与别人描写思路和角度断然不同,你可以自由准确的触摸关于战争的一切纹路。
朱苏进对于战争犀利独特的目光没有停止,《欲飞》更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作品把故事放在了军旅小说中少有涉猎的“烈士领域(姑且如此命名)”。“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死和生向来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本来是有些沉重灰暗的故事,但在朱苏进的笔下,似乎有些戏谑,平凡木讷的杀猪战士潘奎竟然成了临时组建连队中最优秀的战士。有评论家说,朱苏进是一名体验式的作家,自己不熟悉,没有深刻经历的东西绝不会去胡写。这部《欲飞》也不是个例外,作者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角度诠释了战场的无情,人生的无意义,他的作品始终蔓延着悲观主义的空气。
《绝望中诞生》是一部实验性的小说作品,是朱苏进精英意识的巅峰之作。主人公孟中天天才般的孤独、目空一切,似乎是作者个人理想的一次强烈倾注。火焰般喷发的激情,真真假假的构思,大段关于地质学的理论都被作者驾驭自如,快看到结束的时候,我一度猜测故事会如何进展下去。结尾处,山穷水复,孟中天终于实现了自己军事仕途。而世界上也少了一个出色的地质学家,读者会觉得遗憾,但对于孟中天这样目标坚定的投机者,显然不会觉得自己失去了什么,一切只不过是用来实现自己政治目标的手段而已。
《接近于无限透明》用的是第一人称,可以作为作者个人创作源泉的一种追溯。朱苏进一直不愿意向读者过多的讲述自己,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想了解我,去看我的作品吧。《接近》一书似乎就是最好的明证。朱苏进少年时曾经有过一段医院生活的经历,造就了他作品中诸多主人公孤独敏感的人物形象,这在《接近》中很容易对号入座。而作者最应该感谢的李觉在书中竟然是个有精神障碍的人,是反讽还是命中注定?读者自己体味吧。
唧唧歪歪这么多,当然只是一家之言了。遗憾的是朱老师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就不写小说了,我相信有一天他还会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来一个潇洒的回马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