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还是存在?
(2009-07-21 14:04:19)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七七茶馆 |
在,还是存在?
文/武汉七七
一年前,我的美国朋友推荐我看一本书《美军战地记者伊拉克战争亲历记》,这是美国作家埃文·赖特以纪实手法,为我们勾画出的一幅现代战争中年轻军人的火爆画面。它跟踪记叙了对伊拉克发动闪击战时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侦察营尖刀排23名陆战队员的战斗行动。埃文·赖特与这个群体共同生活了两个月,亲眼目睹了频繁的战斗,从来没有离开这个冲锋陷阵的群体半步。在连续30天时间里,他们几乎每天都参加激烈的战斗。赖特受到他们热忱的欢迎——甚至得到他们给他的枪。
他从较高的视角叙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故事:这些年轻人被自己的国家训练成了无情的杀手。他以纪实的手法叙述了这些陆战队员有肉体上、道德上、情感上和精神上所经受的胜利喜悦和恐惧。
单看书名与故事简介,这不符合一年前我看书的喜好,所以,我没有去认真的读。但,书,我买回来了。
今年,今天,当我重新在电脑里翻阅过去的聊天记录时,从一大堆密密麻麻的MSN记录里,我又一次发现了这个书名,忽然间想起了这个朋友,一封问候的邮件发过去,他回复我:我在伊拉克。
因为喜爱一本书,因为喜爱一个故事,因为喜欢一种感觉,从事了二十多年新闻事业的朋友,义无返顾地选择了辞职,前赴伊拉克,追寻他的所爱。
我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于是,我看完了这本书。
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直对战争二字,没有任何概念。我甚至不愿意多花一秒钟去思考战争的真正意义。但是看完这本书,我的思想起了波澜。美军海军陆战队员错杀了一个伊拉克女孩,在查看那个小女孩的尸体时,一个士兵拉动小女孩一下,脑浆四溅。战争凌辱着人类的道德,无论手无寸铁的人们有多大的错误,拿着机枪扫射取乐就是不可原谅的。
“不可原谅”的。
我不知道我的脑海里为什么会反反复复的涌现出这样几个字眼,但是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样的震撼,和以前的任何一次,都不同。我感觉,现在的我,能体会那个伊拉克小女孩的心情,我想,她在临死的那一刹那,一定会有那么一刻,也在内心彷徨过,徘徊过,悲痛过,也绝望过。
对战争,对人类,对世界,对情感,或许,也对自己,失望过。
实际上,人类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一个群体,每一个个体,几乎都在为不同的生活而焦虑。虽然我们身边没有伊拉克似的战争,但,战争,无处不在。无数个隐形的“机关枪”时刻埋伏在我们不远的距离,好象时刻都会扫射到自己,危机到生命。
生活上的,工作上的,情感上的,精神上的。
这样的痛苦,谁也不想去承受。但,又是每一天,在感受,承受。
再看朋友从伊拉克发来的邮件,他的文字里洋溢着无限的热情,对生活的热情。朋友说: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他的内心不会有真的焦虑,因为他在感受。而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他的内心里永远会充满绝望,对世界的绝望,因为有一种感受,是存在的,虚幻的,却不是自己的。
我忽然间豁然开朗。是的,当我们怨天尤人时,我们有没有认真地问过自己,这样的感受,到底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痛时,问问自己。幸福时,也问问自己。失意时,同样要问问自己。满足时,还是问问自己。这样的感受,到底是在,还是存在?
前者,是自己的。后者,是别人的。而我们,总是混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