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杜特尔特:模范沟通者》
作者:菲律宾总统府新闻办主任Martin Andanar
当他35年前被选为美国总统时,世界各地的人都在笑。每一个在海外的美国人都会被质问:你们美国人为什么会选出一个二流演员当总统?这个牛仔怎么可能说出任何明智的话来呢?他怎么能使美国这个昏睡的国家活过来并带来改变呢?
但在里根总统卸任时,他被恭敬地称为是名“伟大的沟通者”。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能够把他的想法传达给他的人民,而且也因为他在美国发动了一场经济革命。他改变了以国家为中心的经济学冰封的大门,打开了当时被称为“供给侧”经济学的大门。即使不包括以上种种,他在卸任时成了一位深受爱戴的总统。
是什么让里根这个常常在二线好莱坞电影中扮演牛仔角色的总统成为一个有效的沟通者?
他没有改变他的语言。他没有用含糊的措辞来传达他的信息。他没有使用术语。事实上,他至始至终使用的都是简单至极的语言——但他的语言总是真挚和诚实的,饱含着他对美国人民的伟大的爱。他真心相信自己的信息,不需要图表或花哨的形容词就可以传递给人民。
杜特尔特总统跟里根总统很相似。没有人指望他能发表一篇关于人类状况的翻天覆地的论文。如果他这样做,这不会带来回响。他还不如用拉丁语发表那篇论文。这根本不是他。人们会怀疑。
当他说话时,他是发自内心的。他直截了当戳中要害。有时他忘记了名词,如“人权…”。有时他低声嘟囔着,彷佛自言自语。有时他只说半句话留下余地。最恶名昭著的是,他使用咒骂语作为停顿符号,但听众明白。即使他提出的是天马行空的想法,是革命性的理念,听众也明白。
在他发表即席演讲后,杜特尔特总统总是能使他的观众如醉如痴。他们不错过他的每一句话。当他停下来思考时,听众就陷入绝对的沉静。当他开玩笑的时候,听众就会爆发出真心的笑声。当他骂人时,听众会给以满堂喝彩。
没有人会封他一个演说家的称号。他演讲时不咆哮。但他的言语犀利、有力,像一个拳击手的重拳。
然而,他能沟通。他与听众捆绑在一起。他以他的言语领导这个国家。他说话,人们跟从。他激励着这个国家,没有人帮他写讲稿。这是一件真正令人惊奇的事。
只用赤裸裸的语言就能领导一个国家,这肯定是一种天赋。其他大多数领导人对人民说话时,有最优秀、最聪明的人帮助他们,帮他们选择最好的措辞和最特殊用语。他们通过文学修辞传达他们的意思。
杜特尔特先生不同。他用最原始的语言传达他的意思。他说古怪的英语,这是他在他当检察官时学到的。他的菲律宾语也是很生硬的。他也讲不来标准的宿务方言。他不追求细致入微,也不故作高深。他当然绝不卖弄学问。
然而,他懂沟通。而且他的沟通强有力——尤其是当他谦虚地说话的时候。他能鼓舞人心,这很重要。他的人民信任他,而这是必不可少的。
有时,他的言语的可信度是如此之高,高得令人震惊。因此,当他讲了一个冷笑话时——如从上帝那里得到指令将不再讲脏话——许多人都信以为真。当他就某件事情说错话时,他的听众认为他有一种洞察力或一般人所无法理解的更深的战略。
像里根总统一样,杜特尔特先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以致于他能够通过他的言语领导这个国家。他们两人都使用最简单的方式说话,不使用修饰,不引用别人的话。
我们不知道,他是否需要改变他这种纯自发性的演讲。如果很管用,为什么要改变?正是这种纯自发性给了他的语言现在拥有的这种力量,因为人们从根本上信任他。人们看到了他的真诚。人们知道,他们听到的就是他们得到的。
(译自11月10日《菲问询者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