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飞机项目遇挫,中国再度遭美国暗算

(2013-10-08 10:47:49)
中国国产大飞机原定于明年试飞,但现已推迟至后年,交付期更推迟至一七年后。
 
试飞时间推迟,将严重影响中国大飞机的国际市场,让波音与空中巴士赢得调整转型的战略机遇期。
 
中国虽没公布遇挫的原因,但很可能是美国提供的发动机延误,使国产大飞机缺乏动力支持,被迫延迟。
 
可笑的是,此前中国商用飞机公司还说要在指定时间内推出中国的争气机,如今看来,当初的豪言壮语纯属吹牛,只要中国的发动机技术还未过关,中国大飞机只能受制于人。
 
大飞机属于高利润的高端制造业,为波音及空巴所垄断,美欧一直视之为禁脔,不让别国染指。当中国宣布进入这个市场时,美欧各国口头上欢迎,心里则高度警惕,表面上打着合作制造的名义,愿意给中国提供各种先进技术与设备,骨子里却于关键设备上处处卡住中国的脖子,企图令中国的大飞机胎死腹中。
 
与人合作事倍功半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曾开始运十大飞机项目。当时,中国各项研制工作齐头并进,技术上出现重大突破,但时任民航总局局长沉图接受美国麦道公司重金贿赂,以技术落后为由力主撤销运十项目,认为造飞机不如买飞机。
 
麦道公司又抛出诱饵,称与中国合作生产麦道飞机,中国当时期望用市场换技术,信以为真,结果所谓合作生产只是简单部件,核心技术一项也没有引进,使中国失去赶超国际航空的机遇,导致三十多年来花费上万亿元进口民航机。
 
按道理,吃一堑长一智,上过美国一次当,中国在大飞机公司成立之后,应该坚持以我为主,自力更生,发展核心技术。没想到,中国仍然对美国心存期望,以为通过国际分工合作,能够迅速生产出中国的大飞机,岂不知这个想法正好让西方国家玩弄于股掌之中,今次遇挫便是最佳证明。
 
从过往的历史看,在高端技术领域,中国只要立足自身,往往能够十年磨一剑,最终一鸣惊人。以航天技术为例,神舟飞船、运载火箭以及反导技术的突破,都大长国人志气。相反,那些寻求国际合作,期望西方帮助的领域,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半途而废,大飞机制造便最为典型,汽车业也是如此。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无法开发出一辆高档的豪华车,实在让国人气馁。
 
中国国力日益增强,美国对华的围堵力度也与日俱增,这种围堵不仅体现在地缘政治与军事包围圈上,还体现在技术封锁。
 
近期,美国航天部门禁止中国科学家参与会议,可说是最好的印证,但事件又能引起谁人重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