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2012-10-25 21:20:40)
标签:

汉武帝

响铃碑

新泰市

莲花山

杂谈

分类: 祖国各地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新泰市莲花山慧济天下牌坊【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汉碑亭【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新泰莲花山和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

 

黄胜友图文

 

新泰市有座莲花山,莲花山又名新甫山,历来被称为小泰山。

莲花山因九峰环抱状似莲花而更名,总面积10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999米。此山为一断块隆起的山地,经历了漫长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地学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类型多而奇特,其中晚太古代早期(距今28-30亿年)形成的科马提岩是迄今世界发现的4处典型地质遗存之一。我们一行人也有幸见到数十亿年前的一块岩石,岩石上有很多斑斑点点的金属光点在闪烁。

 

莲花山历史文化悠久,文物古迹丰富,志载:“秦始皇东巡驻跸,汉武帝封禅于此,见仙人迹,建离宫于上。” 至今山上仍存有汉武帝庙、甘露堂、炼丹院、炼丹炉遗址。至唐代以后,佛教传入,大修佛教寺院,有云谷寺、高泉寺、太平庵、八卦殿、观音院等。主殿均供奉观世音,并逐渐发展为观音菩萨的北方道场,有“观音胜境,北方普陀”之誉。历代雅士云集,留下大量的赞美诗篇。

 

莲花山不仅风景秀丽、自然景观独特,而且文化底蕴深厚。3000多年前,西周初期甫国(即吕国,封在河南新蔡)人东迁新泰,开发山林,新甫山即因甫人得名,因此莲花山古称新甫山。2500多年前的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新甫之柏”诗句,据说莲花山脚观音广场那棵古柏就是当年遗留下的见证。秦始皇封禅泰山。东巡途中曾在此暂住;汉武帝巡幸莲花山,留下了众多遗迹和传说;乾隆皇帝南巡途中登临莲花山,写下了著名的《新甫山》一诗,就是感怀汉武帝来这里求仙的往事。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也都慕名而来,驻足流连,留下了大量的精美诗文。清代诗人赵希抃的“问俗久传秦禅地,逢人争道汉离宫”、叶方恒的“岳东古新甫,其形作莲花。俗因以之名,齐鲁矝相夸”等诗句,都盛赞莲花山的悠久历史和秀美景色。

 

沿着观音菩萨显圣说法、普救众生的观音广场前行没多远,导游带我们走进一座双顶的汉武碑亭。亭内陈列着一座汉武皇帝碑和一座坑坑洼洼石碑。汉武皇帝碑,是莲花山现存古碑中体量最大的一座碑,因人为破坏,只剩下了上半部分和碑座。碑额篆书“汉武皇帝之碑”和“大元至正”落款仍隐约可见。此碑为新泰羊流籍人,湖北麻城县尉徐彬所立,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另外一座石碑,是我平生第一次见到的坑坑洼洼碑面,引起了大家的好奇,新泰市宣传部苌晶部长让导游给我们讲述了这座碑的传说。这座碑叫响铃碑,碑面上的坑坑洼洼是被人为的敲击而留下的。

 

导游给我们讲述了响铃碑的传说;据说汉武帝一生最大的爱好是求仙炼丹,在他东封泰山之时,听说新泰有一道士医术高明,有起死回生之功,并令其在新甫山建一座选丹院,在山顶修建选离宫(遗址还在),在宫门前立起一块响铃碑。据说,响铃碑里原有一对金蛐蛐,一敲就会发出银铃般的响声。而在山后有500神蜂,如遇敌兵来犯,敲击此碑,神蜂就会出来助战。汉武帝有一漂亮的妃子陪同汉武帝一同来到莲花山上,这位宠妃娇声惯养,十分任性。一次汉武帝到山下新泰县衙接受东平府尹的叩拜,临行嘱咐爱妃不要耍小孩子脾气,不要敲击响铃碑。皇帝走后,妃子来了倔脾气,忘记了皇帝的嘱托,也不顾别人的劝阻,硬是拿起锤子,狠命地向响铃碑敲击。顿时,山后500神蜂蜂拥而降,围绕离宫盘旋三周,也未见敌情,正想收兵,铃声又响起,只得再次盘旋,如此三番五次地折腾,终于把神蜂给累死,黑压压铺满离宫广场。妃子此时方感大事不好。汉武帝回宫后龙颜大怒,下令妃子为神蜂殉葬,并埋在响铃碑下。第二天,人们发现碑里的两个金蛐蛐不见了。据说,妃子死后扔玩心不退,把那两个金蛐蛐也带走了,此后,响铃碑再也不响了。

 

响铃碑就是保留在这座汉碑亭内的,我们看到的那座神奇的石碑。碑上的坑坑洼洼是后代人,为了听到响铃,都来敲打后,留下的痕迹。

 

                                              2012年10月25日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坑坑凹凹的响铃碑【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第一次见到这样沧桑的石碑【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同行的专家学者都十分好奇这块石碑【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碑额篆书“汉武皇帝之碑”和“大元至正”落款仍隐约可见【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碑额篆书“汉武皇帝之碑”和“大元至正”落款仍隐约可见【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新泰市莲花山【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有小泰山之称的莲花山【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五子栗子树【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广结善缘【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如意松【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观音院【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观音阁【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巨大的石龟【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晚太古代早期(距今28-30亿年)形成的科马提岩刻制的石碑【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这块石头也是独一无二的【黄胜有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诗经》中“新甫之柏”诗句的古柏【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古柏【黄胜友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莲花山自然形成的天然观音坐像【孙晖摄影】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汉武帝响铃碑的传说和新泰莲花山【黄胜友图文】
秋到莲花山【黄胜友摄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