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陵;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圣殿【黄胜友图文】

标签:
达尔扈特守陵人成吉思汗陵蒙古民族圣地黄胜友旅游 |

《成吉思汗陵;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圣殿》
——印象鄂尔多斯之七
黄胜友图文
成吉思汗用他一生的时间,统一了蒙古,率领他的子孙,发动了三次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蒙古国”,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成吉思汗率领当时仅有100万人口的蒙古民族,占领了当时世界三分之二的国家,就是在世界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位君王能够作到的,不愧为一代天骄。
成吉思蒙古语是强大的意思,汗是最高统治者。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建立了蒙古汗国,他修订法律,创立蒙古文字,让贵族子女学习文化,把濒临灭亡的蒙古人从金人的奴役下解救出来,带领蒙古民族从愚昧落后走向了文明进步,不愧为蒙古人民的英雄,因此蒙古人民永远也不能忘记他。
蒙古民族,把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誉为蒙古人的圣地。每一位蒙古族,都把自己能亲临成陵,膜拜成陵,当做一生之中的最隆重的荣耀的盛事。
当年,成吉思汗西征西夏时徒经这里,目睹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的美景,陶醉留恋美景之际,失手把马鞭掉在地上,随从要拾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大汗有感而发,吟诗一首:“花角金鹿栖息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并对左右说:“我死后可葬此地”。第二年成吉思汗在六盘山行宫病逝,享年66岁,随从准备将他的灵柩运回故地安葬,但途径鄂尔多斯这片草原时,车轮突然深陷在沼泽里,冥冥之中这美丽的草原似乎要留住这位民族英雄。这时,随从想起了成吉思汗路过这里时曾说的过话,于是,就在这美丽的草原安葬了他。美丽的乌兰木沦河环绕着成吉思汗的陵墓,滋润着这里的草原,陪伴着这位草原娇子。并留下500户“达尔扈特”人常年守护陵园至今。
成吉思汗陵,也就是成吉思汗衣冠家“八白宫”亦称“八白室”的主体是由三个蒙古包式的宫殿一字排开构成。三个殿之间有走廊连接,在三个蒙古包式宫殿的圆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灿
烂的阳光照射下,熠熠闪光。圆顶 上部有用蓝色琉璃瓦砌成的云头花, 即是蒙古民族所崇尚的颜色和图案。中间正殿高达26米,平面呈八角形,重檐蒙古包式穹庐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房檐则为蓝色琉璃瓦;东西两殿为不等边八角形单檐蒙古包式穹庐顶,亦覆以黄色琉璃瓦,高23米,整个陵园的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极显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正殿正中摆放成吉思汗的雕像,高5米,身着盔甲战袍,腰佩宝剑,相貌英武,端坐在大殿中央。象征战神的“苏鲁锭”,直挺挺地竖立在画像两旁。殿内四壁,雕饰着山、水、草、畜,进入大殿就象遨游在广阔的鄂尔多斯草原之中。塑像背后的弧形背景是“四大汗国”疆图,标示着700多年前成吉思汗统率大军南进中原,西进中亚和欧洲的显赫战绩。后殿为寝宫,安放四个黄缎罩着的灵包, 包内分别供奉成吉思汗和他的三位夫人的灵枢,灵包的前面摆着一个大供台,台上放置着香炉和酥油灯。
东殿这里陈列着成吉思汗生前用过的红木奶桶、弓箭、马鞍等珍贵文物。西殿供奉着安放着成吉思汗的第四子拖雷(元世祖忽必烈之父)及其夫人的灵柩。自窝阔台及其长子之后,蒙古族皇帝都是拖雷的子孙,所以其地位极为显赫。西殿供奉着象征着九员大将的九面旗帜和“苏勒定”。苏勒定即为大旗上的铁矛头,成吉思汗南征北战中,用它指挥过千军万马,传说成吉思汗死后,其灵魂便附在其上,因此在蒙古人民的心目中,苏勒定是十分神圣的。
在正殿的东西廊中有大型壁画。主要描绘了成吉思汗出生、遇难、西征、东征、统一蒙古各部等重大事件。壁画还表现了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统一中国,定都北京,于公元1271年正式改国号为元,并追封成吉思汗为元太祖的盛况。
后殿是祭祀的地方,这里是祭祀活动的中心,奉献供品、顶礼参拜,都在这个大殿举行。我们来时,恰好有一个蒙古家族前来祭祀,大约有十几人,祭祀活动由达尔扈特守陵人主持。前来祭祀的人虔诚的跪拜在祭祀台前,手持蓝色的哈达,端着美酒和茶砖,达尔扈特守陵人用蒙语咏颂着祭词期间,祭祀的蒙古家族的男性,要按辈分依次报上自己的名字。咏颂着的祭词,都是听不懂的蒙语。达尔扈特守陵人是深受蒙古人民尊敬的,达尔扈特守陵人世代相传,现在的达尔扈特守陵人已经是第三十八代了,陪同我们一起印象鄂尔多斯笔会活动的网管办的一个蒙古族女孩王托亚,就是来自世代守陵的达尔扈特部落家族。她说他们这支家族部落是世界上以守护成吉思汗陵寝作为唯一职责的世袭的守陵人,达尔扈特蒙古人一直实行着最完备、最权威、最具蒙元特色的祭祀制度。
八百多年来,达尔扈特守陵人虔诚的守护着他们的英雄,陵前的长明灯,一直没有熄灭过,即使是战争年代,在三次迁陵的途中,也依然长明着。这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可以作到,蒙古族这种虔诚的精神,赢得了世界上更多民族的尊重。

成吉思汗雕像【黄胜友摄】

成陵大门处,是一尊成吉思汗身披战袍骑着骏马的青铜塑像。塑像高6.6米,预示着成吉思汗享年66岁,手握长剑马头指向西方代表着成吉思汗一生中最重要的三次西征,回头凝视代表成吉思汗对这里美丽草原的留恋。【黄胜友摄】

成陵大门处,是一尊成吉思汗身披战袍骑着骏马的青铜塑像。塑像高6.6米,预示着成吉思汗享年66岁,手握长剑马头指向西方代表着成吉思汗一生中最重要的三次西征,回头凝视代表成吉思汗对这里美丽草原的留恋。【黄胜友摄】

高耸入云的牌楼【黄胜友摄】

中间正殿高达26米,平面呈八角形,重檐蒙古包式穹庐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房檐则为蓝色琉璃瓦;东西两殿为不等边八角形单檐蒙古包式穹庐顶,亦覆以黄色琉璃瓦,高23米,整个陵园的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雄鹰,极显蒙古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黄胜友摄】

成吉思汗陵;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圣殿


成吉思汗陵;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圣殿

成陵外面一排敖包【黄胜友摄】


吉祥敖包【黄胜友摄】





我也虔诚地拜谒成吉思汗吧。如果成吉思汗再世,南海就不会有现在被蚕食的局面。不主张打打杀杀,但是,守卫疆土的信念不能丢失。【黄胜友摄】